编者按:大暑已至,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到来,当气温过高时极易造成人们中暑,中暑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那么面对炎热的天气我们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避免中暑的困扰呢?请看本期专题—
中暑危害多
当气温超过35℃时,由于外界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甚至超过人体正常温度,会造成人体体温调节障碍。主要影响人体对流和辐射散热,使得体热积聚,体温升高,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尤其在湿度大于60%、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就更容易中暑。
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上班族虽然在空调房里办公,但中暑概率也很大。原因是从外面很热的环境进入室温调得很低的空调房时,室内外温差过大。去外地出差或旅游,开车或坐飞机时间较长,没有及时补充水分,通风降温条件又不好也易导致中暑。去健身房锻炼时,由于大量出汗,没有很好地补充水分,且从有空调的房间出去时,也易中暑。
中暑轻者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全身疲乏、心慌、胸闷、面色潮红,体温升高到38℃以上,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的虚脱表现;重者表现高热,体温超过41℃、无汗、意识障碍如嗜睡、言语不清、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甚至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因此,一旦有人发生中暑而出现上述病状,应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清醒者可补充大量含盐的清凉饮料,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如中暑倒地,还应按压人中穴;体温升高者予以物理降温,凉水擦浴,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等,同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病人恢复。如果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皮下出血、全身皮肤发黄、昏迷现象,要及时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不能耽误。
避“暑”有方法
户外体力劳动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如需劳动,外出时最好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室内工作者要保持通风,可借助空调来降温,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在空调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应抽时间到室外活动,进行耐热锻炼,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运动要适当:夏季要减少运动量,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时间以半小时为宜。当运动锻炼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气温达到35℃以上要停止运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随身携带一些人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物。
及时补充水分:夏季高温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可在饮食上加以调节,饮食宜清淡,多食青菜水果,少吃肥腻煎炒食品。经常食用冬瓜薏米粥、绿豆海带汤、绿豆粥,适量吃些瓜果,如西瓜、冬瓜、凉瓜等解暑食物,可有效避免中暑。每天还要经常补充水分,最简单的是多饮水或淡盐水,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也可饮用果汁、酸牛奶、茶水等。
空调温度别调得太低: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室内温度在26℃运行一段时间后,设置为27℃为最佳,千万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空调温度应控制在与室外温差5℃至10℃之间,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冒。
合理睡眠:中暑的发生还与睡眠有关,人们最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才能精神饱满,增强身体抵抗力。
警惕空调病
每到夏季的三伏天,空调病会跟着大出风头,很多人以为,在空调房里吹出的热伤风就是传说中的空调病。空调病是指由于吹空调后引起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一系列疾病的统称。而在当代医学中,并没有空调病这个说法。
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室内空气质量差,会出现头痛、皮肤干燥、流鼻涕、发热、咳嗽、腹泻、风湿痛、过敏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这是因为,在很热的天气里,浑身冒汗,皮肤是疏松的,毛孔汗腺是开放的。一旦走进温度很低的房间里,受到冷空气的侵入,皮肤表面温度很快变低,汗腺收缩。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反应没那么快,体内的热气不但没有散发出来,反而遭遇冷气包围。热冷交汇,人体容易受凉,就会出现感冒的症状。
空调病的症状因各人的体质、适应能力不同,以及在空调不同设置条件、处在不同的位置而有不同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类:
畏冷,头晕、鼻塞、打喷嚏;
疲乏、耳鸣,紧张、烦躁、睡眠不佳;
颈肩不适、腰酸背疼、四肢肌肉关节酸痛;
眼干、眼花、口渴、喉咙疼、肤质变差;手脚冰冷甚至麻木、月经不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这类现象被称之为“空调综合症”或“空调病”。主要是由于空调运行导致空气干燥、气温过低、空气不流通和室内空气污染这“四大金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