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酵工艺和所用菌种的不同,啤酒通常分为两大类,即爱尔啤酒和拉格啤酒。前者使用酿酒酵母菌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发酵,酵母菌往往浮在上层,故又称上层发酵啤酒。后者则更耐冷,能在低温(10摄氏度左右)条件下发酵,酵母菌往往沉于底层,故又称下层发酵啤酒。
人类最开始酿造的是爱尔啤酒,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拉格啤酒一般认为最早于15世纪出现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它很快流行开来,逐步取代爱尔啤酒成为全球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酒精饮料。我国生产的啤酒基本上都属于拉格啤酒。
拉格啤酒发酵菌种又被称为巴斯德酵母,是由爱尔啤酒发酵菌种与另一种野生酵母菌杂交而形成,后者就是拉格啤酒酵母最原始的“祖先”。它让拉格啤酒酵母有了低温发酵能力,但科学家一直没有找到它源自何处。
2011年,一个由美国、阿根廷和葡萄牙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区发现了一种酿酒酵母属新种,命名为“真贝氏酿酒酵母”,他们认为这是拉格啤酒酵母菌的野生亲本。这种野生酵母菌可能通过跨大西洋贸易从南美被带到欧洲,在欧洲与爱尔啤酒酵母杂交形成拉格啤酒酵母。但从历史和地理上讲,这一假说则有点说不通。因为拉格啤酒在15世纪中期的德国就出现了,而跨大西洋贸易是从哥伦布15世纪末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后才开始的,要把啤酒酵母的“祖先”从阿根廷带到欧洲,最早也要15世纪末,所以认为“巴塔哥尼亚真贝氏酿酒酵母”是拉格啤酒酵母的“祖先”说法受到了学界质疑。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白逢彦团队通过该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的青藏高原微生物资源项目,对青藏高原的酵母菌资源进行收集、分离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酿酒酵母属的物种多样性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青藏高原或相邻地区可能是该类酵母菌的多样性中心或起源中心。真贝氏酿酒酵母也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其遗传多样性远高于该种的巴塔哥尼亚群体,可证明青藏高原才是真贝氏酿酒酵母的真正起源地。通过多基因和基因组分析后发现,该种在青藏高原存在三个种群(谱系),其中的一个西藏种群在基因组上与拉格啤酒酵母具有99.82%的序列相似性,该种群才是拉格啤酒酵母真正的野生亲本。由此,白逢彦团队提出了青藏高原才是拉格啤酒酵母的真正起源地的学说。
这一学说还得到了地理和世界贸易史的支持。亚欧大陆作为一大板块,商贸和人员往来相对于被大西洋阻隔的美洲和欧洲更为便捷。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就出使西域,通过丝绸之路开展的中欧贸易比美欧跨大西洋贸易至少早1500多年,青藏高原的菌种很有可能就在那时被带到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