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云南进入菌子中毒高发季节 云南食药监局提醒: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勿随便采食

2018-04-26 昆明日报 819 0
核心提示:  在46月多雨的气候里,又到了毒蘑菇致命的高发季。云南省提前部署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除了通过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
  在4—6月多雨的气候里,又到了毒蘑菇致命的高发季。云南省提前部署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除了通过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监督检查外,还提醒市民,不管颜色鲜不鲜艳,野生的蘑菇不能随便吃。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野生毒蘑菇的有效方法,预防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随便采食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加工野生蘑菇时,一定要煮熟煮透。
  严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2017年,云南省食品安全办接到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报告13起,涉及昆明市呈贡区,昭通市镇雄县,红河州蒙自市、石屏县,临沧市沧源县,文山州文山市、广南县、麻栗坡县,楚雄州南华县,玉溪市华宁县7个州市11个县市,毒蘑菇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日前,在野生食用菌尚未全面上市前,云南省召开全省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加强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预防和管控,减少甚至避免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的发生,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对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的监管,强化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谨防来历不明的野生食用菌上市销售,把好野生食用菌市场准入关。强化对各类集中用餐单位、旅游团队餐饮服务场所、农村自办宴席等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严禁自采、购买、加工、供应野生食用菌,严防群体性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不采摘不食用毒蘑菇
  云南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刘本军提醒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大家最好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注意勿在路边摊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
  食药监部门提醒,食用野生菌后短时间内,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者稀盐水,并进行催吐,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同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救治;让中毒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导致休克;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尽量保留中毒发生时食用的野生菌样品,经专业机构检测后供医疗人员作为救治参考。
  小贴士
  毒蘑菇识别方法
  “漂亮蘑菇不能吃”“颜色鲜艳的有毒”……这些都是流传甚广的民间毒蘑菇辨别方法,云南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方法并不靠谱。
  错误1:“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事实上,没有绝对的标准。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错误2:“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
  错误3:“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谬传。
  错误4:“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破损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错误5:“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有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目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有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