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街头巷尾、小区内外多了不少卖菜小店。小则一二十平方、多至七八十平方,与农贸市场相比,这些小店离家近、价格也实在。更有不少政府支持发展的平价店,菜品由田间精加工后直送门店,各类菜蔬新鲜又便宜,引来众多买菜人。然而,随着小店越开越多,不仅平价店“鱼龙混杂”的情况屡有出现,更因店面数量众多且分散,给市场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下楼能买菜,市民感觉“很方便”
白鹭东苑居民于文舟多年来一直苦于买菜难——买菜要坐两站公交到378巷菜场。去年,他家楼下接连开了两家菜店——叶旺蔬菜和马鞍山联润,他说:“蔬菜、肉类和鱼虾都有,我现在都在楼下买菜。过年前下大雪时,菜场青菜价格一路飙升,联润还是一块钱一斤。”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秦淮区的永乐北路不足千米,道路两侧的卖菜小店就有3家。春光里1栋的居民下楼就能在徐振农副产品店买菜,而300米外就有一个农贸市场。
“租套两室一厅的连家店三四千元一个月,连住带做生意都够了。这点钱,在农贸市场只能租三五个平方。”徐振菜店老板说,此前他也在农贸市场里租过摊位,后来发现自己开店更划算——租金少、面积大、销售品种不受限、营业时间自己定。成本减少使得菜价比农贸市场低,吸引了不少居民。
“他们的租金确实低。”科巷菜场豆制品摊主肖圣梅昨天告诉记者,5平方米的摊位只能卖豆制品,年租金5万元。菜场墙上贴着“上午7点到12点,下午3点到6点”的作息时间,而在连家店,夜里都可以敲门买菜。
有好也有坏,平价店“鱼龙混杂”
推进平价店健康发展,确保稳定运行的不低于200家,这是我市去年“菜篮子”惠民的实在举措。南京街头,有着不少这样店面整洁、菜品优质的平价店。
众多郊区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大户进城开的平价连锁店就是如此。提供500多种净菜、肉制品等,价格比超市菜场便宜,原料从地头送到加工厂,再经冷链送到门店——六合的“云厨1站”已在全市开了数百家社区店。记者昨天在八宝东街上的云厨1站看到,这里宽敞整洁,蔬菜全是净菜,放置在开放式冷柜中,肉类则摆在立式冰柜里贮存。
与此相反,地面烂菜叶和污水遍布、菜筐里蔬菜乱堆、肉案旁就是宰鱼现场……龙江蓝天园一家“平价店”依靠周围高层住宅的客源生意不错,但卫生状况却很糟心。一位居民说:“主要是图方便,自称‘平价’有点夸张了,价格跟菜场差不多。”
“这些小店中有规矩做生意的,也有不少却是脏乱差。”鼓楼区农贸市场商会会长盛丽琴说,搭乘着政府和企业开办平价店的东风,不少摊贩也开了“平价店”,店招上标着“六合本地蔬菜”“八卦洲直供”等字样,其实不少都是去江宁众彩批发。而在该区,还曾出现这类小店卖无检验检疫标识猪肉的情况——肉有臊味、不新鲜事小,如果卖的是病死猪肉,后果不堪设想。
市场监管难,小菜店亟待整顿
“针对全区45个农贸市场,我们有整套监管流程。”鼓楼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科长李文达介绍,每天检测十来个产品的农残、水产品和肉类要核验票据来源、卫生环境确保达标,摊贩经营证照必须齐全,这些都是他们监管农贸市场的日常工作。
目前,南京的农贸市场大多是公司化经营,监管较顺畅——出现违规,有多种方法可以处罚菜场老板。与此同时,政府对农贸市场大力扶持,鼓楼区去年在11家农贸市场建了农残快速检测室,30多万资金由政府买单。今年,该区还将再建20个检测室。
监管大菜场容易,监管小店就难了。鼓楼区市场监管局数据库里,仅售卖生鲜蔬菜的社区店登记营业执照的就有124家。
“这是九牛一毛,更多的连家店、小门面,老板根本不知道要办照。”李文达说,即使都办了照,监管却难以全覆盖。
监管小店,确保卫生条件较好、不在店门口乱堆放容易,城管队员可以巡查解决,难的是菜品品质的监管。“小菜店的整顿已成当务之急。”李文达说,查验肉类是否经过检验检疫、查验半成品菜是否指标达标、查验蔬菜农残是否超标,这些监管细节在农贸市场里可以落实,但分散在街头巷尾的成百上千家小店,却很难一一查验到位。而隐患的背后,则是居民身体健康和消费权益的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