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17年已经过去,这一年,浙江人对舌尖上的安全都有哪些期待?这些工作做得如何?近日,省食药监局亮出了成绩单。一起来回顾下,2017年,浙江在食药安全这件民生大事上都完成了那些小目标。
吃得更放心
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示范超市实现与检验检疫部门“三同”产品名录、供港蔬菜种植基地检备案清单有机对接。截至目前,杭州6家示范创建超市设置850m2放心肉菜专区,宁波、绍兴7家创建超市设立69个放心肉菜专柜,汇集高标准食品1300多种。
在这些超市买菜,消费者就不用为了安全问题挑挑拣拣了,每一盒肉、每一棵菜都有专属身份证,消费者能很容易看到它们是怎么生产、运输到超市的。
管得更严格
饭店里会不会用“地沟油”?网络订餐会不会遇到无证黑作坊?买的中药饮片有没有染色、增重?这些都是影响每个人安全感、获得感的问题,在去年,省食药监在推动这些突出问题大整治方面下了大力气,对事中事后进行了严管理。比如出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办法和“一单两库”,制定23项事中监管制度,另外,进行了网络订餐“净网行动”、中药饮片质量、互联网医疗器械经营等14方面专项整治,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了保障。
对违法打击也更加严厉,去年全年,共办结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4676件,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723件。
去年,省食药监安排食品抽检监测2.89万批次、药械监督抽验1.4万批次,对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和地产食品生产企业、品种、项目进行“全覆盖”抽检,问题产品处置率均达100%。有242家食用农产品市场建成电子追溯系统。
这些检查结果也能很方便地在官网上查阅到,因为省食药监改造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示平台,共发布各类信息547期、2.41万条次。
机制更完善
“群众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群众恨什么,我们就打什么。”连续6年,省食药监组织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联动开展药品“两打两建”、原料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医疗器械“五整治”、保健食品打“双非”等专项行动50余个,查处案件5万多起,打掉黑窝点、黑作坊等2200多个。
五年里,省食药监开展抽检监测12万多批次,排查防控风险点3000多个,公开信用信息2万多条。
此外,省食药监还收载浙江省地方特色中药饮片632个品种,为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并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优化服务举措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20条服务举措,推动13个品种成为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前,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产业已经成为增速最快、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这5年里,浙江涌现了多个“中国首创”,人工耳蜗、PET-CT、心脏瓣膜……食品医药产业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已初显成效。辉瑞制药全球生产基地、美国Gilead公司海外研发基地相继落户浙江;艾森医药马来酸艾维替尼和马来酸艾维替尼胶囊、歌礼药业治疗丙肝药物等一批新药纷纷涌现……
全省食品医药类特色产业、特色园区、特色小镇、特色企业“四特色”创新发展呈现新的良好态势。同时,监管部门与医药高新园区开展战略合作,对19个食药类特色小镇“一对一”帮扶,帮助370多家企业解决700多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