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所谓人红是非多。冬虫夏草这味来自高原雪山的中草药,向来以名贵滋补著称,但近期一些主题为冬虫夏草被确认不抗癌的文章言论的出现,让它再次备受瞩目。
所谓人红是非多。冬虫夏草这味来自高原雪山的中草药,向来以名贵滋补著称,但近期一些主题为“冬虫夏草被确认不抗癌”的文章言论的出现,让它再次备受瞩目。
事件的起因源于一篇学术研究——10月31日,“澎湃新闻”发文表示“冬虫夏草不含虫草素和抗癌的喷司他丁,倒是蛹虫草里有”,一时间在业内引起轰动。
然而11月8日,澎湃新闻刊文内容却出现了180度的旋转:喷司他丁和虫草素不等于虫草精华素,不必纠结。侧面为冬虫夏草“正名”。
在这篇文章中,原安徽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大学教授、中国虫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春如在接受澎湃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包括虫草在内的药、食用真菌成分极其复杂,除了核苷类似物可以抗癌之外,尚有多种成分也具有抗肿瘤作用,冬虫夏草、蛹虫草都各自含有特定的不同抗癌成分。”
结论不同,究竟谁对谁错?
原本籍籍无名、价格低廉的蛹虫草被频频推到台前,是否有利益集团想要“取冬虫夏草而代之”?背后原因,不免发人深思。
以偏概全不能代表科学,抗癌因素究竟谁说了算?
一篇名为“中科院:1斤十几万的冬虫夏草根本不含抗癌成分虫草素“的文中这样提到:
不难看出文风偏激,观点极端,极具攻击力。试想,如果没有“中科院”三个字做传媒支撑的影响力,这样漏洞百出的内容也绝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2017年7月,中国新闻网刊文“海昏侯墓出土冬虫夏草,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大荣同时表示 “冬虫夏草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名贵滋补品。”他认为,最早所载冬虫夏草的本草文献是《本草纲目拾遗》,而海昏侯墓冬虫夏草的出土表明其食用历史已非常悠久。
同样是中科院头衔的杨大荣是否能代表中科院三个字,更不知文献最初的记载始于何时才能算得上作者眼中的久远。当个人语气连接了科学结论,总会留下把柄。
而在一另篇打着中科院旗号的文章中这样写到:
文中的观点认为:虫草素与喷司他丁是抗癌的根本,含则抗癌,不含则不抗癌。但文中没有提到的是,王成树团队还从冬虫夏草基因组中发现了二十多个可能合成活性物质的基因簇。如果要拿科学研究发表言论,那从冬虫夏草身上发现的20多个至今未知功能的基因簇,是否也可以顺此逻辑推断能够共同作用于抗癌呢?
实际上,抗癌并不是单一成分的作用,而是多种成分、多种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某一单一功效。
利益大于科学?被“做空”的冬虫夏草
信息爆炸时代,事实科普成为眼下消费者的迫切需求。但正因讯息传播途径增多,任何科普结论很容易成为被有意篡改的子弹。
至今,没有出现一篇原创文章能够科学地否定冬虫夏草与癌症的关系,数十年的研究心血是否沦为利益集团的武器,究竟是谁在以讹传讹?
再来看王成树和他的团队,他们是否有权代替中科院发声我们无权质问,但王成树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细胞》的子刊《化学生物学》上发表的研究成果,究竟是哪一句结论经官方翻译成“冬虫夏草不抗癌”的?搜索百度,查找近期所有有关否定冬虫夏草不抗癌的内容,并未看到有任何一篇能将原文原句引用出的。
那么“冬虫夏草不抗癌”究竟是幕后有意利用科学家的心血在恶意传播,还是附加了个人情感在想当然的解读?
答案显而易见—— 在这场舆论战中不难发现,原本默默无闻的蛹虫草突然成为“后起之秀”,频繁进入人们视野。作为能够人工培植的虫草,隐有替代“冬虫夏草”之势,这背后不乏有着推手操纵舆论导向的可能。
也许冬虫夏草“做空者”并没有意识到: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在积极研究冬虫夏草,与冬虫夏草有关的专利有170多项,但中国只占77项,就连没有虫草资源的日本都有68项专利。如果做空者的言论使得冬虫夏草行业最终走向没落,此时变会出现国外对冬虫夏草虎视眈眈的企业趁机低价收购,彻底垄断国内的虫草资源市场现象。到那时,或许我们剩下的也只能是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