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桂林 “80后”种菊人周迎辉

2017-11-16 桂林日报 1289 0
核心提示:  20年前,少年周迎辉一心想从桂林全州县龙水镇金田村的山里走出去。2014年,学有所成、事业小有收获的他却回乡带领乡亲们搞菊
  20年前,少年周迎辉一心想从桂林全州县龙水镇金田村的山里走出去。2014年,学有所成、事业小有收获的他却回乡带领乡亲们搞菊花种植,借此改变村庄的命运。经过几次波折后,2017年7月,他和乡亲们种植的龙菊经过申报,正式进入了国礼入编大名单,并且作为邦交国礼产品赠送给了泰王国皇室。
  20年前,他一心想“出走”;20年后,他迫切想回乡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肯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的诗,用在全州县龙水镇金田村村民们身上再合适不过。只不过,村民们在篱下“碰杯”的,不再是酒,而是自己种植、自己烘焙的菊花茶。
  周迎辉,就是这场“菊花种植运动”的发起者。借着一朵花,他不仅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写了一座乡村的命运。
  金田村位于全州天湖和龙脊梯田脚下。像其他普通的乡村一样,长期以来,这里的村民勤勤恳恳,却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周迎辉就是在这里长大的。一天,10岁的周迎辉和弟弟蹲在家门口,看到堂哥一家挑着猪肉经过。那是他们家没有肉吃的第三个月。
  “妈妈,我想吃肉。”5岁的弟弟咽了一下口水,赶在周迎辉前先开了口。但5秒钟之后,周迎辉和弟弟的期待扑了个空。只见妈妈递过来一只碗:“阿辉,你去奶奶家借点猪油吧!”
  从那天起,倔强的周迎辉就一心想走出大山。让家里过上好生活,至少过上想吃猪肉就能买的生活。经过努力,周迎辉终于如愿以偿。他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从事教育工作,交通工具从两条腿的“十一路”,变成了电动车,再变成了汽车。
  2008年,拿着自己赚的第一笔钱,周迎辉给家里装修好了房子。周迎辉发现,家里的条件是比从前好多了,但村里的条件还是那么差。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出去打工赚钱,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尤其是村里的小学,还是那么破旧,孩子们连最基本的电教设施都没见过,更别说使用了。那一刻起,周迎辉心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做些什么,改变村庄的命运。
  被一朵花改写的命运
  2013年,周迎辉在桂林生活网上,偶然发现了我市某县菊花滞销的帖子。他好心找来了收购方一同到当地收花。然而,收购方却指着周迎辉村子里墙上的菊花说,这种菊花才是他们想要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周迎辉认真思考:菊花可以泡茶,还可以当旅游纪念品。而且龙水镇一年四季雨水充沛,坡地向阳日照充足,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菊花。既然乡亲们种稻子无法致富,何不栽种菊花?
  之后,周迎辉跑了几次黄山,请来了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博士和技术团队来龙水镇培育适合市场的菊花。一开始,周迎辉弄了一片试验田种植。当他想向村民租地扩大种植时,村民们直接拒绝了:“不租给你,我们想跟着你种。”于是,周迎辉就这么带领着老乡们开始了菊花种植。大伙儿一种就是600亩。
  第二年,菊花开了,黄灿灿的,颇有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意思。正当大家望着漫山遍野的菊花,盘算着收成的时候,老天爷开了个玩笑。采菊花的时节,却开始下起了大雨,一下就是两个月。乡亲们冒雨采摘菊花,可是种植面积太大了,只收回了三分之一。其余全部泡在了一片汪洋里。周迎辉几乎是抖着手帮大家算账,亏了足足数百万元。
  周迎辉说,那段时间他根本不敢回老家,老家的电话,任由它响也不敢接。干脆就赖在桂林的家里住了一个月。过年时,周迎辉战战兢兢回家,却发现乡亲们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村长安慰周迎辉说:“最差的情况都遇上了,以后啥也不怕了。”
  邻居大姐说:“今年是老天爷的错,不怪你。你靠谱,我们再试一年。”
  那场大雨,并没有让大家低头,反而更坚韧,更不服输。周迎辉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016年开年,周迎辉便带领村民们开始新一轮种植。这一次,周迎辉将重点放在了应对自然灾害上,尤其加大了烘烤设施的投入。增设40台小烘烤机、1台大型烘烤机,组成80组烘烤加工线。遇到下雨天,菊花的日烘烤量也能够达到3万-4万斤,晴天则翻倍。
  烘烤的技术对菊花茶的口感有着致命的影响。周迎辉知道,市场上不少菊花都加入了硫磺,熏得黄黄的,卖相虽好,但却有损健康。为此,他走访了菊花主产区安徽、杭州,高薪请来了有多年烘烤经验的师傅,驻村两年手把手教村民烘烤。刚开始,村民们只能在旁边当学徒,到今年,村民们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周迎辉把我们带到了烘烤加工车间里。只见村民们把摘下来的菊花,一朵朵摆在杉木做的“抽屉”里,再推入烘烤箱。底下的烤炉,每隔几分钟就要加一次柴,连续烘烤12小时才能完工。而算上低温杀青、排湿以及高温杀菌,整个过程需要48小时。“不用电烤的原因,是因为电追求速度,破坏力大。如果没有烤得足够干,冲泡的花瓣颜色就会发灰、香气淡。用柴火自然降低花的水分含量,花耐泡,颜色好,形态也最为漂亮。一杯只需要一朵花味道就足够了。”周迎辉说,因此,在烘烤的时候,大家都得轮流守在烤炉旁,随时加柴、观察温度。
  付出得到了回报。一次偶然机缘,从事各国邦交国礼文化和民族特色礼品的研究、开发、设计、推荐工作的中国华夏邦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喝了周迎辉和村民们制作的菊花茶,认为可以入选国礼产品。7月16日,周迎辉作为代表人,参加了“邦交国礼见证论坛”,并且将菊花茶作为邦交国礼产品赠送给了泰王国皇室。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鲁培新还特地给写了句话鼓励周迎辉:“祝产业越办越好,早日走上世界舞台。”
  小山村的幸福生活
  “阿辉,我过来喝一杯。”现在,村民们见到周迎辉,都要到他家里坐坐,喝杯茶。他没事也在家冲一杯菊花茶。饮茶的习俗,居然在“没有两斤半,不过兴全灌”酒文化盛行的全州山村里盛行了起来。不少乡亲都感受到了菊花茶的好处。周迎辉邻居是个70岁的老大爷,有高血压,自从喜欢喝菊花茶后,大爷的血压渐渐趋向正常。
  村民周强,原本是五星级酒店的厨师,也辞职了回家种花。“不出去闯荡喽,在家里种花,烘烤花,日子好得很。”周强说,如今,他已经种植了100多亩菊花。
  周迎辉说,目前,全村除了几个种植大户,还有26户村民是“种菊人”。今年的菊花面积稍有收缩,种植了300多亩,亩产菊花2000-3000斤。每一朵独立包装后可以卖到2-10元不等。村民们一年收入可以达到10万-20万元。在跟着周迎辉种植菊花的人中,有一半以上原来都是贫困户。每到11月菊花采摘黄金期,村里能用得上的劳动力全用上了。原来喜欢打牌的妇女,也过来帮忙摘花,每天能领到百元工资。大家口袋里有钱了,纷纷夸起了周迎辉:“阿辉好有出息!”
  看到村里的变化,周迎辉笑了,笑得很开心。他告诉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转换思想,深耕市场,把产品做精。逐步缩小种植面积,只做精品菊花,这样一来,可以节约更多的人力,并且产品的溢价空间更高。另一方面,全州高铁修通后,交通更便利了,周迎辉便想往“旅游+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电商”的方向发展。今年3月,他在玫瑰山一带新流转了360亩菊花基地,计划将这一片打造成一个以菊花为主的种养殖基地及休息体验的复合区域,形成菊花庄园-玫瑰山-天湖旅游项目。
  周迎辉给村里栽种的菊花取了个名字———龙菊。既有龙水镇出品的含义,又有希望借助菊花,传承炎黄传统文化的寓意。“接下来,我希望把龙菊带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周迎辉说。他身后漫山遍野的菊花,正迎风摇曳。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