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秋末冬初话食蟹

2017-09-29 中国食品网 文/肖怀中 2981 0
核心提示:  金秋时节北风起,正是菊黄蟹肥时。入秋以来,各地的酒店饭庄都增加了清蒸螃蟹这道节令菜品,一些通往水乡的公路两侧也出现了
  金秋时节北风起,正是菊黄蟹肥时。入秋以来,各地的酒店饭庄都增加了清蒸螃蟹这道节令菜品,一些通往水乡的公路两侧也出现了专售螃蟹的摊点。螃蟹以其味美肉嫩而著称,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喜爱。

  食蟹在中国历史悠久,据战国时期编著而成的《汲冢周书》记载:周成王时,海阳献蟹入贡,说明那时国王已将蟹列为御膳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伴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跟现代有关的很多生活习惯逐渐形成,吃蟹就是其中一种。南北朝的著名文人毕卓曾如此描述他的人生理想:“得酒满载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大意就是人生只要有酒有蟹,还有什么可求呢?可见淡水蟹在当时已经走上餐桌并成为美味。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除介绍了蟹的蒸、炸、面拖、酒醉等做法外,还对腌制蟹做了详细介绍。

  到唐代,食蟹已成风尚。大诗人李白就十分爱吃蟹,而且在一次与友人吃蟹饮酒时还作下一诗:“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而诗人皮日休所创作的《咏蟹》诗更是脍炙人口:“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这首诗不仅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螃蟹的特征,而且还托物言志,抓住螃蟹的“横行“状态,把那不畏权势的反叛风格力透纸背。诗人唐彦谦也留下了一首名为《蟹》的诗:“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扳罾拖网取赛多,篾篓挑将水边货。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见惊非常。买之最厌黄髯老,偿价十钱尚嫌少。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诗的头二句写金秋十月,稻熟香飘,蟹多猛如虎;次二句写为了不让蟹毁坏庄稼,农人们想尽办法用各种各样的渔网去抓蟹;剩下几句生活味甚浓,写的是卖蟹人和买蟹人在市集上的讨价还价的样子。诗的字里行间惟妙惟肖的再现了当时人们抓蟹、卖蟹、食蟹的场景。

  不单唐人爱吃蟹,唐以后各个朝代都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宋朝傅肱在《蟹经》一书中,汇集了各种食蟹之法。宋人高似孙则以《蟹经》为基础,写了《蟹略》一书,对蟹品、蟹馔等作了更加详细的介绍。以会吃而著称的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嗜蟹成癖,并将蟹称之为“尖团”,常以诗换蟹,并做诗描述他当年以诗换蟹的往事:“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文豪一诗换两蟹,得意之状令人可掬。难怪食蟹之后,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之感叹。诗人黄庭坚对蟹更是情有独钟,尤喜食扬州贡蟹,称其物美绝伦:“鼎司费万钱,玉食常罗珍,吾评扬州贡,此物真绝伦。”一年秋天,朋友送来了饱满丰实的螃蟹,诗人黄庭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当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形模虽入妇人笑,风味可解壮士颜。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兴生江山。”诗人陆游同样爱吃螃蟹,也做有一诗:“传方那鲜烹羊脚,破戒尤惭擘蟹脐。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短短四句,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画卷,让人们看到了诗人刚刚动手擘开肥蟹,馋得口水就不免淌了下来,持蟹把酒,昏花的老眼也亮了起来。

  时至元代,人们食蟹更加讲究,倪瓒所著的《云桂堂饮食制度集》中对蟹的烹制方法有了更加详尽的记载。而明清之时,食蟹之事经过传承发扬,较之以前又有了进步。明代文学家张岱就是一位食蟹名家,他与他的文友,每年十月都要搞一次品蟹聚会,相约在午后会齐,煮蟹食之,每人六只,并在《陶庵梦忆》中专门写了一篇《蟹会》,详细描述了他与友人品蟹之时的酣畅。晚明的李贽一生颠簸,但对吃蟹却颇有研究,他说:“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嗜食螃蟹,人称“蟹仙”。每年,当螃蟹未出时,李渔就将钱储存起来,等待螃蟹上市。家人见了,都笑他“以蟹为命”,李渔也自称购蟹之钱为“买命钱”,并自言:“螃蟹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借菊花诗会,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赋诗,把大观园中的螃蟹宴和人们啖蟹的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贾宝玉诗曰:“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写了贵族阔少美酒助兴举行蟹宴的情景。而林黛玉诗云:“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诗中虽然描述了螃蟹到死也忘不了身披铁甲手抱长枪,但是充满白嫩鲜肉的前螯,飘散清香的一块块蟹黄,令人垂涎欲滴。薛宝钗的诗则活脱脱勾勒出自己重阳节前对吃螃蟹的急盼之情:“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素有画蟹之盛名。面对日寇入侵,在一幅《螃蟹图》上题“处处草泥多,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嘲讽日本侵略者陷于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鲁迅对螃蟹也情有独钟,每到螃蟹上市的金秋季节,往往要买些蟹来食用。还常常用蟹肉做成“蟹壳黄”之类的点心。有时,鲁迅还请他的弟弟周建人到他家里来一起品尝“大闸蟹”。不仅如此,鲁迅在文章中也屡屡提及螃蟹,例如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鲁迅生动传神地描述了法海和尚躲进螃蟹壳子里避祸的民间传说。在《今春的两种感想》一文中,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赞赏那种不怕牺牲、敢于尝试的精神。他甚至还有一篇叫做《螃蟹》的寓言故事,写一只老蟹为了脱壳时不被别的蟹吃掉,慌慌张张,谨慎小心地到处寻找藏身之处。虽然身边的蟹花言巧语,但老蟹毫不动心,并断然拒绝它们虚情假意的“帮忙”。鲁迅用螃蟹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注意身边那些口蜜腹剑、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在我国,中医对蟹的药用价值认识也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清代王士雄所撰的《随息居食谱》中记载:“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据测定,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不过,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