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史上最严”奶粉新政落地,奶粉配方注册名单正在持续公布中。8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公布了最新一批奶粉配方注册通过名单。至此,国家食药监总局一共公布了八批次奶粉配方注册通过名单,共207个配方获得注册。而随着国家食药监总局保持每周公布婴配注册目录的节奏,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也进入了“后注册制时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奶粉配方注册目前对一部分“海淘”产品尚未覆盖。
注册越往后难度将越大
去年10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出台,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品配方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注册后才能生产销售。从明年1月1日起,获批的奶粉须在外包装上标注配方注册编号,未取得注册的品牌,将不得在我国境内销售。
8月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首批奶粉配方注册名单,22家企业的89个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注册申请获批准。截至目前,已经申请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并且获得正式受理的将近900个配方,食药监总局共批准了8个批次共涉及207个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配方。
“今年底前大部分企业品牌应该都会有着落,预计约1200-1500个配方将在年底前通过注册。”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从实际总量来看,到明年上半年,将会对约200个工厂进行生产许可证和海外企业认证发放,约600个品牌、1800个配方通过注册。“由于配方注册是开放的,后续还会有企业可以继续注册,但总体而言,越往后,注册难度越大,明年后新政基本可以告一段落。”
而按照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的计算,“按照目前的审批进度,结合婴幼儿奶粉的注册制度一家企业不超过3个系列9个配方的要求,目前生产企业一共约 190家左右的话,则未来配方数可能在2000个左右。”
对于已经获得注册的乳企,业内专家都建议尽快着手准备推动注册后的新产品上市。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表示,现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实施后市场占有率会发生积极的变化,他建议拿到配方注册的企业要尽早上线新产品,才能占领市场先机。
在宋亮看来,“新政落地越早,企业就可以越早地应对市场变化,清理流货,处理存货,恢复价格和供应体系,让业绩逐步回暖的同时,进一步提振经销商和门店的信心,也有助于终端做消费者的教育活动。”
渠道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根据行业统计,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奶粉注册制新政在明年1月1日正式执行后,贴牌、代加工和假洋牌将全部被清出市场,品牌数量将从2000个配方缩减到500个以上,70%以上的奶粉品牌被淘汰。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通过注册企业名单的不断公布,国内奶粉行业的混乱局面也有望得到改善。
尽管配方注册制正式实施要从明年1月1日开始,但一场关于渠道的争夺战则已经悄然打响。“以往企业旗下可能有一百几十个牌子,现在每家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个配方,很多渠道和市场会丢失。”宋昆冈指出,新政对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市场的影响比较大,一些中小品牌退出市场后,大品牌将围绕这些市场展开激烈的争夺。
据了解,目前部分三四线城市的经销商或母婴店希望能够可持续地发展,都在积极寻找获得注册的企业,以进行产品的替换与更新。许多代工的品牌,在目前的奶粉配方注册环境下无法生存,就不再投入市场。而这也给已经获得配方注册的品牌留出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最严奶粉配方注册制度”还引起了一股“甩货潮”。对此,宋亮表示,政策规定企业现有产品和现有品牌的注册期限到2018年1月1日,是为了给未获得注册的企业一个缓冲期。由于政策影响,渠道商和消费者担心未获得注册的企业以后会退出市场,对这些企业不信任,从而避免购买这些品牌的奶粉。因此,即将退出的企业会根据市场规律谨慎生产,主要任务是处理目前存货。
注册制未覆盖部分“海淘”产品
随着国家食药监总局保持每周公布婴配注册目录的节奏,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也进入了“后注册时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奶粉配方注册目前对一部分“海淘”产品尚未覆盖。
在日前举行的“后注册时代婴配行业发展媒体研讨会”上,宋昆岗指出,目前“海淘”的业态有三种:一是通过网上直接代购,属于零售进口,监管难度很大;二是国内的网站从国外大批进口,然后通过国内网站进行销售;三是自贸区业态,产品进入自贸区,再从自贸区向外销售。奶粉配方注册从明年1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但实际上这三类产品的配方并没有注册要求。宋昆冈认为,对于上述后两种业态的“海淘”应该有所监管,因为这是正常的国际贸易,产品在中国售卖,配方就应该在中国注册。
“如果跨境购不能够有效规范,按照线下要求同步进行配方注册,那么奶粉配方注册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宋亮表示,目前跨境购及海淘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是保税区模式和直购模式(C2C买手代购模式、海外官网直邮模式),建议保税区跨境购奶粉应纳入配方注册制统一管理,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安全。
宋亮表示,由于奶粉配方注册制基本覆盖国内外大型主流奶粉工厂,并且对工厂基本生产条件有明确要求,目前跨境购销售量较大企业都已经纳入配方注册范围,因此对于跨境购销售主体产品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也顾及到国外相关企业的合理要求和利益。
针对于直购模式,宋亮认为,要在充分尊重消费者个人意见基础上,建立并完善跨境产品消费者投诉平台,形成“预警机制”,一旦部分产品消费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提醒其他消费者。数据显示,2016年跨境网购成为消费投诉热点领域,占网络消费投诉总量11.52%,较2015年7.53%上升明显,疑似售假、物流速度、客户服务是跨境进口电商需要解决痛点问题,今年“3·15”也曝光个别C2C买手模式售假问题。
此外,宋亮还建议尽快通过《电子商务法》,对大型跨境购平台商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据了解,目前跨境平台电商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出专业产品销售趋势,相关法律法规应及时跟上,同时严格杜绝平台商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