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东部时间8月23日,世界著名连锁餐饮品牌———麦当劳宣布,将自2018年1月1日起,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停用肉鸡抗生素。
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危机公关:2015年11月,科学家从快餐连锁店的鸡肉食品中发现了一种“超级细菌”,这种细菌足以抵御被称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史上最强抗生素———粘杆菌素,并对人类健康、免疫构成重大威胁。
消息传出,震惊世界。连锁快餐受众广泛、分布普遍,一旦“超级细菌”借助这一密如蛛网的餐饮体系“连锁”起来,后果可想而知。
为适应成本控制和标准化的双重需要,连锁快餐所用肉、蛋类食材都是工业化饲养的产品,为确保这些密集工业化饲养家畜、家禽不被各种瘟疫传染,集中使用抗生素是业内常态。由于禽流感在过去10多年间肆虐,而抗生素又恰是对付禽流感和其它禽类恶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面向连锁快餐的家禽饲养业是动物用抗生素的“重灾区”。非政府机构ShareAction2016年曾给出一份统计,显示美国和英国抗生素用量的70%和50%是用于禽畜养殖业的,而肉鸡则独占鳌头。
很显然,面对各界“停用抗生素鸡”的汹涌呼声和巨大压力,一直是连锁快餐品牌龙头老大的麦当劳首当其冲。最初这家品牌采用的应对策略,是强调使用抗生素“利大于弊”、“难以避免”,直到2016年8月初,麦当劳公关部在回答路透社质询时,还给出了上述应答(事实上这也是麦当劳长期一贯的口径)。
平心而论,麦当劳的这一口径不无道理:肉鸡、蛋鸡是家畜家禽中最容易被细菌、病毒类传染病侵袭的,且像禽流感这类恶性传染病一旦“击中”,整个养鸡场、甚至整个行政区域的家禽都将被迫面临集体宰杀销毁的命运,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疫情,是迄今人类性价比最高、最行之有效的应对手段,在食品安全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前抗生素时代”,一旦“鸡瘟”蔓延,人们将要么无鸡可吃,要么就会面对无良商家瞒天过海的“瘟鸡肉”偷袭。
不仅如此,在尚无可靠替代防疫措施的情况下停用抗生素,一旦疫情突发,造成整个产业链崩溃,甚至在某些地方触发公共安全危机,届时这又该算谁的责任?
但舆论的力量、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尤其“绿色有机”概念的盛行(是否完全合理则是另一个讨论的话题),令方方面面在这一问题上对麦当劳这个“行业标杆”不依不饶、步步紧逼:前面提到的ShareAction去年曾呼吁,全球30000家麦当劳门店的消费者集体拒绝消费任何涉嫌使用抗生素的鸡、牛、猪、蛋、奶制品,“看它妥协不妥协”。
谁也不会和市场潮流过不去,麦当劳选择了公关性妥协:他们继续强调减少或停用饲养业抗生素的难度和隐忧,但同时承诺逐步减少、乃至完全停用肉鸡抗生素,甚至“计划停用”其它家畜、家禽用抗生素。
麦当劳给出了一张9年期的“停用时间表”:自2018年1月起在美国、巴西、加拿大、韩国、日本市场停止供应使用抗生素的肉鸡制品;自2019年12月底起,在欧洲范围内停用,并“瞩目澳大利亚和俄罗斯”;至2027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停用。问题是,这样一份“九年分区域”的时间表很可能造成一个新的公关危机:难道国家和市场也分三六九等么?
这其中中国消费者最关心的,当然莫过于中国市场本身了:根据这份时间表,中国将是2027年、也即最后一批停用“抗生素鸡”的国家。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之所以“排名靠后”,是因为中国目前的抗生素残留标准自2002年沿用至今,早已不适应新形势,且直到去年8月25日,中国才由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14个部门发布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 2020年)》,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及“养殖领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使得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之一”。
麦当劳方面已经表示,在“抗生素鸡”问题上会“遵循市场所在地法律法规”,那些在停用“抗生素鸡”名单上排名靠前的国家、地区,恰是在细菌耐药问题上早就“先行一步”、有法可依的地方。除了法律层面,市场和舆论层面的努力也至关重要。如前所述,事实上,在肉鸡领域全面停用抗生素的时机并未完全成熟,一些列入第一、二批停用名单的国家、地区,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样不健全,但麦当劳仍然煮了“夹生饭”,奥秘就在于那些市场的抵触情绪特别大。作为一家谙熟危机公关的老牌“亲民”大品牌,麦当劳当然不会和主力市场的消费者情绪作对。
作为市场和消费者还应冷静地认识到,我们既应“盯紧”麦当劳的“去抗生素鸡”时间表,更要关注整个食品、餐饮领域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要知道倘配套措施跟不上,停用抗生素未必就意味着“吃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