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畔的冕宁县复兴镇水城村在清乾隆前曾设城驻军,今天的水城村与军事无关,却默默成就了凉山竹编村之名。
已是5月中下旬,73岁的老人谭光辉仍然天天坐在家中院子里,重复着编竹器的活儿。有时他将薄薄的竹片剥开为8层,每层比纸还薄,竹片在他手上跳跃着,轻柔而又温顺;有时他又把横横竖竖的竹片儿编来织去,最终成为精美的簸箕。他家里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老两口便以编竹器为业。“我们两口子一天能挣40元。”他从小会编竹器,但在文革时曾被禁止,那时他是偷偷地编,如今开放了,编竹器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
如果走入村中,人们能看见家家户户在进行竹编,竹编的器物大多是传统竹器,像簸箕、筛子、撮箕、背篼、提篼、竹扇、筷篼、苍蝇拍等,但也有加入了现代元素,像使用金属纱网作底的容器。
4月28日,冕宁县在复兴镇建设村举办该县樱桃节,县上有关部门还组织了一批能手到现场进行表演,让许多游客和记者们见识了他们的精湛技艺,和他们制作的精美物件。那天谭光辉老人也去参加了演示,在众人面前展示了他们这种老匠人的高超技艺。当地许多女人从事竹编业,女匠人也巾帼不让须眉,其耐性和细心也在工艺中体现。
竹编已经成为该村的一个重要产业。村主任凌元军说:“复兴镇水城村有560户2180人,家家户户编竹器。复兴镇是1、4、7赶集,赶集这天我们村竹器占了市场一角,一场全村能卖5000-8000元,一年全村产值估计有四五百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今天凉山的汉人主要是在明代军屯和清代康熙年间的移民多一些,这些竹编技艺大多是移民带来。水城村的竹器制作始于何时,老人们已无法说清。按村支书谭光伦的话说就是:“我们村竹编历史悠久。”悠久的传统工艺,培养一个个传承人。竹编能手代富琼记得小时候村里老年人个个会编,她在十几岁时岁便跟着学编,从此走上了竹编之路。
因为年轻人和男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便传承这传统产业。谭光伦说:“至少解决了村民零用开支。”代富琼一家5口人,儿子外出打工,她就留在家里编篾器,主要编小筛子,这活儿一年能挣1-2万元,多少也能帖补家用。
冕宁县妇联曾在水城村开展了农村妇女竹编实用技术培训,全村250余名妇女参加培训。代富琼曾在增培训会上向姐妹们讲解了竹材的利用、竹编的原料选择、编织技巧及装饰等基本知识和技术,手把手教姐妹们竹编技巧。妇女们通过观摩演示、现场操作,进一步了解竹编工艺,提高竹编水平。县妇联举办的竹编的手工技艺培训,目的便是通过培训以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提高广大贫困妇女的就业创业竞争力。在凉山各地轰轰烈烈的扶贫大潮中,复兴镇也重视竹编产业对当地农民的脱贫增收作用。
虽然现代的金属和塑料器物代替竹器的多,但因为竹器天然无污染,前景看好,目前许多人又在回归使用竹器。面对市场的变化,谭光伦更是有信心:“现在竹编产业还处于自发状态,但镇里和村上会积极扶持。相信通过宣传,拓展市场,我村的竹器销路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