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早在2012年5月10日,贵州就已在全省开通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12331”电话,是全国率先开通电话的18个省份之一。接收投诉举报信息方面,“12331”电话仍是接收投诉举报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占71.87%,其次为网络、走访、信件。
同时,据全省各级投诉举报机构接收的投诉举报按产品类别统计分析可知,普通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五大类产品成为老百姓们投诉举报的重点,这其中普通食品的投诉举报量最大,投诉量高达77.16%,投诉举报量为1628件。这与食品行业链条长,点多面广,小作坊、小餐馆、小摊贩等违法违规问题较多,此外与其他几大类别产品相比,普通食品技术含量、违法成本较低,问题易发等特点。2016年,普通食品的投诉举报数量主要集中在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分别占55.54%和22.35%,其次是生产环节,占17.53%。
咨询建议方面,全省各级投诉举报机构接收到咨询类信息3733件,占总量的60.85%,主要来源于电话渠道,以咨询“‘四品一械’产品真伪”、“投诉举报渠道及受理办理程序”、“查询投诉举报办理进度”、“咨询退款赔偿”等问题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如已通过当地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已经受理且仍在调查处理过程中的,投诉举报人就同一事项重复投诉举报的,按规定就不予受理。
与此同时,根据对全省食品药品投诉举报进行统计分析研判后可见,“互联网违规销售问题”、“各类‘体验式'’讲座式‘违规销售”、“普通食品违规添加、标签标识不规范等问题长期受到’职业举报人‘关注”、“应对’职业举报人‘不够严谨”等问题仍就突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6年,以“健康讲座”等各类形式违规销售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的投诉举报依然突出,普通食品宣称保健功能,保健食品宣称治疗功能,医疗器械违规体验式销售,夸大功能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类问题的投诉举报人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组织方往往利用中老年人大多患有老年慢性疾病,长期求医问药不能根治,迫切需求健康的心理,以”免费发放礼品、参观旅游、嘘寒问暖“等各种形式取得老年人信任,借所谓”专家、养生大师“等名义向老年人虚假宣传普通食品的保健功能甚至治疗功能,高价销售产品。该类举报往往是老年人在长期购买使用了相关产品,无明显效果,感觉吃亏上当后才想起向监管部门反映,这类组织方往往是”打一枪换一地“,等接到举报时往往人去楼空,且该销售方式极为隐蔽,执法人员很难发现违法线索。监管人员只能通过科普宣传等方式告诉老年人此类产品不能治疗任何疾病,避免购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说道。下一步,除了深入社区向广大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进行食品药品科普宣传,尽量避免购买此类产品外,
将加强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对酒店、培训中心等会议场所重点监督,发现有该类情形的及时告知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