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膏滋的那一刻,浓郁的中药味,稠厚的膏滋,均匀透亮。舀起一勺,一拉成丝;倒入温水中,迅速溶解。药香弥漫于整个空间,杯中无一点杂质,饮入体内后,无须胃酸消化,小肠直接吸收。这就是传统的膏滋,每一批料都需要花费老技师好几天的功夫,我们的祖先800年前就开始炮制的膏滋。那时候没有防腐剂,完全靠工艺做到存放两年不腐。
我们一个人讲究可以穿得像贵族,如果我们不讲究就会穿得像乞丐,膏滋一样,他就是中药里面的“贵族”,原因就是极其考究。 笼统地谈这个贵族如何高贵,可能很难理解,那么我们将从几个部分来一一向世人公布展示。
1、高超的防腐工艺
以前没有冰箱冷冻,没有防腐剂,如何做到开一料膏方保存比较长的时间慢慢吃,而这点中医很早就已经能做到了。细菌生长的环境,产生腐烂的三要素是“水、空气、营养”,少任何一要素都不会发生腐烂变质。所以,我们很多农副产品都要晾晒,扎紧,这一目的就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
在膏滋制作中,我们的祖先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经验,用蜂蜜蜜炼对防腐有妙用。将温度到烧到140度左右,颜色变成金黄色,蜂蜜炼成很多的“鱼仔泡”,呈现一块块不规则的格子,中医行话叫“打格子”。达到这种程度的蜂蜜能防腐。
从现在科学角度分析,蜂蜜里的果糖、葡萄糖、水,组成了复合糖,当中有个水分子。当温度到达一定程度后,果糖与葡萄糖组成的复合糖的分子链被打破,成了单糖,就这样后面就单糖就不会重新吸水结晶,中医叫做“翻沙”。蜜炼好的蜂蜜最终与中药提取的药汁熬制,最后形成膏滋,因为蜜炼好的蜂蜜分布均匀在膏滋中,不再吸收空气中水分,所以就起到了很好的防腐作用。
2、极致的煎煮提取工艺
我们熟悉传统中药都是煎服的,这个煎煮就是提取。如果不进行这个工艺,可以说药效几乎很难出来,所以我们用中药饮片泡茶泡洒,或者吃熬的各种固元膏、阿胶膏。中成药里的片剂、胶囊等等,没有把药材进行提取,进入人体肠胃很粗糙,都是大分子结构,即使人来消化,也非常有限,所以这个药效是很难出来的。膏滋通过反复煎煮提取,把药材有效成分几乎全部提取出来,都成了精微物质,分子量极小,不需要胃来进行“粗加工”,直接小肠就吸收气化了。所以,一勺膏滋十碗药的道理就是这样的。
无杂质,提取药材精华浓缩,这是成为“贵族”的核心气质。膏滋将提 取工艺用到了极致这跟其他剂型有本质区别。膏滋必须是没有杂质的,药物精华完全提取,凭这点才能称为“贵族”。药材最少经过3道提取,怎么提取呢? 就是用大量的水,水要宽,要充足,经过煎煮,每次煎煮后要过滤,过滤必须要用100目以上的筛子过滤,100目是指滤筛眼的大小,这个大小相当于我们 吃的最精细的面粉的大小,过滤好的药汁要经过一道工艺,那就是“6小时沉 降”,也叫静置,沉降后下面的一些杂质,胶类,组合糖类的物质统统不要。 再将初次提取的药汁进行二次、三次提取,每次提取都要沉降,去渣,在提取 过程中还有一个核心环节, “打浮”,我们都有这种经验熬汤时锅边都有一 些泡沫浮在上面,干了会成皮,粘在锅上,要用漏勺不停打浮,去掉这些杂 质。提取好后再进行浓缩,尽量减少水分,到合适的浓度方可成为提取的无杂质,干净的药物精华,去与蜂蜜蜜炼,去通过阿胶等收膏。
3、高度浓缩,一勺膏滋十碗药
药材的浓度、剂量等直接决定效果。膏滋把药材精华进行反复浓缩,炼制目的就是为了让药材的浓度达到最大、最高,最终通过调服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说,我们喝口服液,肯定没有膏滋浓度高,再比如说我们喝煎服中药没膏滋浓度高,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浓缩啊,道理就这么简单,所以一勺膏滋十碗药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生活中,都有熬粥的经历,好的粥就是干稀合适,水成了胶质状,米粒分布均匀,放上一整天也不会汤一层,米一层。不好稀饭就是冷却后,上面是一层汤,下面全是米。膏滋工艺很核心的就是熬制的过程对火候的把握与掌控。
因为药材种类多,药物的特性都不一样,比熬一锅粥自然复杂上百倍,要做一料颜色透亮,均匀的膏滋并非易事,要想清澈透亮,就要将各种药物精华分散,互相结合,才能清凉,透彻,这就是火候,这就是功夫的问题。什么时候加料,什么时候起锅,什么时候收膏等等,这些都要靠几十年的经验,靠肉眼去观察。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散膏,不成形,有团状物;或者分层明显,药物与蜂蜜分层。
工艺总结:开一料膏方需经12小时浸渍,3道提取,4次浓缩,48小时化胶,武火3次熬,文火收成膏,经过选、制、洗、泡、煎、秘、滤、收这 8道繁琐工序,整个制作流程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其传统繁杂的工艺,为熬膏者匠心之作,被称作调补品里的工艺品实至名归。关注【张贤华】微信号ryg028就可以了解并获得中医养生、调经养血、美容抗衰等传统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