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2017年是“鸡”年,媒体上关于“鸡”的话题又渐渐多了起来。而闲暇时聊一聊中草药家族中带有“鸡”字的成员,倒也可以增长一些医学保健知识并从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趣。
【鸡血藤】又名山鸡血藤、油麻藤、岩豆藤等,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表皮呈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表皮脱落处显红棕色,气微味涩,分布于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北、甘肃、安徽、浙江、广东、云南、湖南、海南、陕西、贵州、四川、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左右的溪沟、山坡杂木林与灌丛中、谷地及路旁,每年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后即可入药。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此药可以“活血、暖腰膝、已风瘫”;近代医学家王一仁所著的《分类饮片新参》也记载此药可“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可用来“治暑痧、风血痹症”;近代中医叶橘泉在其所著的医学专著《现代实用中药》中对此药的功效作了进一步表述,称此药“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
【鸡骨草】又名黄头草、黄食草、黄仔强、大黄草、猪腰草、小叶龙麟草等,为蝶形花科相思子属鸡骨草的全草,根、茎、叶皆可入药。其小枝及叶柄上可见粗毛,其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表面呈灰棕色至紫褐色,粗糙,有细纵纹,气微香,味微苦,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等地,喜温暖、潮湿、怕寒冷,耐旱、忌涝,常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一年四季均可采获,新鲜或晒干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功能主要清热利湿、舒肝止痛,临床可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脘痛,又治小便淋涩刺痛,还可治跌仆伤痛、风湿骨痛及蛇咬伤等。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组编著的《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中,也称此药可“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在春夏潮湿季节,鸡骨草还可用来煲汤作食疗。不过,其种子有大毒,药用时都要摘除其豆荚(果)。
【鸡矢藤】又名鸡屎藤、牛皮冻、臭藤等,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全草,夏季采全草,秋、冬采根,晒干或晾干即可入药。其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鲜嫩时呈黑褐色,易折断,断面平坦,呈灰黄色,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前者多带叶,后者疏散少花,呈淡紫色。其味甘、微苦,性平,分布于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常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其药用价值在我国古代医著中多有记述,如清代医药大师何谏所撰的《生草药性备要》中,称此药可“治新内伤”,且称“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叶擂米加糖食止痢”,还可以“洗疮止痛,消热散毒”;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称“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支气管炎等症,外用于皮炎、湿疹及疮疡肿毒等。
【鸡头实】实际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实的成熟种仁,因其茎上花似鸡冠,苞形类鸡,有“鸡头”之称,其种仁便称“鸡头实”,其别称有雁喙实、水流黄、水鸡头、刺莲藕、刀芡实、鸡头果、鸡咀莲、鸡头苞、鸡头米、刺莲蓬实、卵菱、苏黄、黄实等,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每年三月,长出茎叶并贴于水面之上,叶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五六月开紫花,花开时面向阳光结苞,苞上有青刺,苞内有软肉裹子,形状如鱼目,七八月成熟,味咸、甘且无毒,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因而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分布于云南、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区。古今医学专著对其药用价值都有记述,如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说其“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称其具有“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之功;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中,说其可以“补脾固肾,助气涩精”,并能够“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清代御医徐大椿所著的《本草经百种录》中,对其记述更加翔实:“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鸡肠风】学名为巴戟天,又称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巴吉天、猫肠筋等,属藤状灌木的一种。其入药的根部呈扁圆柱形,略弯曲,上有不规则地断续膨大,呈念珠状,分布于我国的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等省区,可见于平原路旁、沟边等灌丛中或平卧于裸地上,丘陵地的灌丛中或疏林下也能发现。其药用范围十分广泛,价值极高,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之功。明代医学家缪希雍所著的《本草经疏》中,称此药“能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况真元得补,邪安所留,愈大风邪气”,并称其“主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能疗少腹及阴中引痛,下气,并补五劳,益精”;清代医学家陈士铎所著的《本草新编》也记述说:巴戟天“正汤剂之妙药,温而不热,健脾开胃,既益元阳,复填阴水,真接续之利器,有近效而又有速功”;另一位清代医学家黄宫绣在其《本草求真》中记述:巴戟天“能治五痨七伤,强阴益精,以其体润故耳。然气味辛温,又能祛风除湿,故凡腰膝疼痛,风气脚气水肿等症,服之更为有益”;原广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编著的《常用中草药手册》中称其可以“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治肾虚腰脚无力、痿痹瘫痪、风湿骨痛、神经衰弱、阳萎遗精早泄、失眠及妇女不育”。
【鸡冠花】别名较多,如鸡冠头花、鸡冠苋、鸡冠头、鸡髻花、鸡公花、鸡米花、鸡骨子花、鸡角枪、鸡公苋、海冠花、老来少、笔鸡冠、大头鸡冠、凤尾鸡冠等等,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生长期喜高温、全光照且空气干燥的环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强,故而广布于温暖地区,多生长于炎热而干燥的土壤之处,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100厘米,茎直立粗壮,自然花期夏、秋至霜降,颜色有白、淡黄、金黄、淡红、火红、紫红、棕红、橙红等多种,全草均可入药。科学测定,每百克新鲜鸡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质2.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2克、膳食纤维6.3克,并含有钾、钠、钙、镁、铁、磷、锌、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因而对人体具有良好的滋补强身作用。在医用价值上,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鸡冠花味甘涩、性凉,其煎剂对治阴道毛滴虫有良好作用,虫体与药液接触5-10分钟后即趋消失。其种子有凉血止血之功用,主治肠风便血、赤血、痢疾、崩漏、带下、淋浊等症。其苗可主治痔疮、痢疾、吐血、衄血、血崩、荨麻疹等病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鸡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带下”。 李时珍的《濒湖集简方》、元代医学家李中南的《永类钤方》、元代罗天益的《卫生宝鉴》、元代蒙古族医学家萨迁的《瑞竹堂经验方》医学著作中,都收录有大量鸡冠花的实用药方,丰富了祖国的医学宝库。
除以上几种之外,带“鸡”字的中草药还有许多,如鸡子黄、鸡肫皮、鸡儿肠、鸡脚前胡、小野鸡尾、鸡骨常山等等,这里不逐一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