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科长孙晓波告诉记者,在以往的日常抽检中,他们确实发现有的商家为了荸荠“保鲜”使用过二氧化硫。为了解真相,记者前往市场购买了部分削好的荸荠实验,一探究竟。
白净荸荠是水洗还是药泡?
快检15分钟便可得出结论
在吴中区市场监管局的协同下,记者联系到了苏州泰事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由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实验前,记者随机选择了市区一家菜场,分别购买了1斤削好的荸荠和1斤未削的荸荠。老板告诉记者,所有荸荠都是当天早上削的,为保证一定的新鲜度就泡在了水里,水中并没有使用任何添加剂,可以放心食用。
记者注意到,这些荸荠确实比较白净,但仅从表面看发现不了任何异常。为此记者将它们带到实验室,通过快检的方式瞧瞧上面是否存有二氧化硫残液。
实验开始后,检测人员先是将荸荠剪碎成小块,后取出1g样品加入蒸馏水浸泡10分钟以上,再将浸泡的试液取出,滴入二氧化硫检测试剂,做颜色
对比,全过程耗时仅15分钟左右。
“如果检测液呈现出红色,就说明其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颜色越深浓度也就越大。”检测人员表示,通过实验,记者购买的荸荠显示无色透明,说明确实没有添加二氧化硫。
亚硫酸盐网上就能买农副产品使用无相关标准
实验结果叫人松了口气,那么用含二氧化硫的药水浸泡荸荠的事情真的存在吗?记者采访了吴中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科长孙晓波表示确实发现过。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广州警方就破获一起食品生产的违法案件,发现某农副产品市场内有多家摊位销售的荸荠和芋头经过药水浸泡,均存在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的问题,吃了可能导致肝肾损害。
“二氧化硫是食品行业中的杀菌保鲜剂,算食品添加剂的一种,但在使用时有极其严格的标准,”孙晓波说,“按照国标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要求,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最大使用量(二氧化硫残留)不大于0.05g/kg。”
不过记者购买的荸荠属于农副产品,是否能使用二氧化硫没有任何标准,所以《GB2760-2014》并不适用,这就导致很多农户为了保鲜荸荠、芋头,让它们拥有更好的外观滥用二氧化硫(主要是购买亚硫酸盐后用水浸泡成药水)。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的亚硫酸盐制品,随手即可购买,价格还相当便宜。例如一袋500g的焦亚硫酸钠售价仅为10元。
二氧化硫用水难去除泡过的荸荠冲洗后仍有残留
那么,用二氧化硫泡过的荸荠外观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如果买到这样的荸荠能否用水冲洗干净?记者进行了第二次实验。
首先,检测人员在普通蒸馏水内加入少量的焦亚硫酸钠,搅拌均匀模拟“二氧化硫药水”。之后将未削的荸荠进行去皮,直接投入药水内浸泡,约10分钟后取出进行快检。
浸泡过的样品分为A组和B组,A组从药水取出后直接快检,B组则先用蒸馏水冲洗,再检测。检测方法与之前相同。
经测试,记者看到A组的实验结果显示为紫红色,对比“显色卡”可知二氧化硫残留量大于0.40g/kg;B组实验结果显示为淡红色,对比可知二氧化硫残留量大于0.05g/kg。
感官上,被药水浸泡过的荸荠闻上去缺少荸荠原有的味道,其中B组的样品几乎无味,而A组的稍有酸味。放置几小时后,未浸泡二氧化硫药水的荸荠光泽度较低,浸泡过的则呈现出亮白色。
特别提醒
二氧化硫岂止用于荸荠?遇到这些食物大家都要当心
实际上,二氧化硫在食品方面的应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科长孙晓波就表示,不仅是荸荠,在日常的抽检中他们也发现其他的“二氧化硫熏制食物”。
孙晓波告诉记者,食品行业中,二氧化硫及其盐类因具有漂白、脱色、防腐、抗氧化等多种作用,所以哪怕是黑木耳等不需要漂白的食物,有时为了防腐也会在加工工艺中使用或产生二氧化硫及其盐类,最终造成二氧化硫含量超标。
“用二氧化硫熏蒸食品对食用者是有害的,”他说,“由于二氧化硫遇水后会变成亚硫酸,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同时游离的亚硫酸对人的肠胃有刺激作用,从二氧化硫中还原出的铅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排出,积累过多会危害造血机能,甚至还会毒害神经系统,损害心脏、肝脏功能。”
通过积累的食品抽检经验,孙晓波建议消费者除了在购买削过皮的荸荠、芋艿时要留心外,看到以下几类食品也要提高警惕:雪白的银耳,或看上去老、但又很干净、无光泽的竹笋、玉兰片等干货、水产品。
“正常的鲜竹笋本色白但稍带微黄,应该有竹子的清香气味,口尝舌尖应稍带苦涩,”他说,“如果口尝舌尖有刺激的发辣感觉,闻之感觉刺鼻刺眼睛的,则表明该产品为疑是二氧化硫熏制或泡制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