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城镇化模式不仅必须改变,而且有必要研究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理想文化和生态体系。”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6年会上指出,文化与生态属于不可移动的软硬资源要素,但传统城镇化正在威胁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
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打好城市建设的“文化牌”“生态牌”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6年会在京召开。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各抒己见,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多领域的探讨。
据统计,近20年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30.5%提高到2015年的56.1%,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如今,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3平方米以上,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7平方米以上。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对健康、绿色、协调的生活环境需求也越来越多,对保护城市传统特色文化、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建设美丽城市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
“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处理好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关键是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学客观地认识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创新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在未来中国城市社会发展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都江堰灌区是传统生态文明实践的典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凝聚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人居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智慧。而成都平原正是以都江堰为基础,通过综合建设形成基本经济区,以发达的水网联系、整合、掌控地域自然资源,以人工流域孕育城乡、抵御灾害。
“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世代的营造、积淀,逐渐形成了城市、乡村和谐共生的区域空间整体,构成了今天城乡发展的基础,其历史经验是值得挖掘的宝藏。”结合数年来带领团队编撰《中国人居史》的研究和实践经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的整体经营要融风景营造、文化积淀、地区开发为一炉,以古鉴今,“落地生根”。同时,城市建设要不断汲取各方智慧,不断吸纳包容,不断走向新的创造。
“城市规划关键是把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放在突出位置。”原建设部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北京)秘书长汪光焘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由人工干扰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的,具有以人为核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密集的人流、物流、能源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特点。
汪光焘认为,要抓住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历史性契机,破除制度障碍和制约,加快推进机制创新,推动城乡规划工作改革,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
破解千城一面,改善人居环境,文化和生态的因素不可或缺。如何释放城镇变革力量,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话题。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来自多个国家的4.5万多名与会者讨论并通过《新城市议程》,指引未来20年城市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骨骼是看得见的建筑,那么它的灵魂就是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培杰认为,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把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注入城市的血脉,播撒到每个城市的角落,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城市文化的品位和内涵,进一步彰显城市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同时,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城市发展的良好经验。
“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多个领域,面对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促进城镇化和城市健康发展需要多个领域专家携手贡献妙计良策。”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中国工程院作为中国工程科技界的国家高端智库,将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方面作更多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