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肖克刘久锋
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扶贫事业的生力军。贵州通过发展休闲观光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以及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举措,近年来乡村旅游得到较大发展,富了一方百姓,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明显。
一边用手中的剪刀给盆景修剪枝叶,一边给旁边询问的游客介绍植物品种。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雷竞技ap官网入口 观光培育大棚里,盆景修剪师刘润巧正忙碌着。
“我们是7点半上班,11点半下班,下午1点钟上班,6点下班,9个小时60块钱。”刘润巧说。
能赚钱,还能陪伴家人。这种生活是一年前还在外务工的刘润巧不曾想到的。而现在,像她一样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的村民不下300人。
乡村旅游以农耕文化为卖点,让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乡村建筑及民间手工艺等释放出独特魅力。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在发展高效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的同时,明确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旅游产业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新渠道。去年,寨碧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650元。
2015年,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93亿人次,旅游收入705.9亿元,年均增长31.7%。贵州乡村旅游潜力巨大:可供开发的景区景点数量可观,目前已普查到的乡村旅游资源已达2835处;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已超过1600个。今年起,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
“旅游扶贫的主要形式就是乡村旅游”。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说,旅游参与扶贫,有助于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让贫困人群富起来,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让贫困人群的素质高起来,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让贫困地区的环境好起来。
铜仁市江口县寨沙侗寨地处梵净山脚下,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5年前,这里还是国家级贫困村,因为贫苦当地女子多数外嫁,青壮年只能外出打工或到梵净山上抬滑竿为生,回想起以前的苦日子,村民杨元菊感慨万千。
“以前房子也烂,路面又烂,差得不得了。那时候根本没收入,我老公去梵净山抬那个滑竿,要么就是上山去,砍一个木头,扛去20多公里路卖,挺辛苦的。”杨元菊说。
2011年,杨元菊家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依托梵净山的旅游资源和寨沙侗寨独特的区位优势,江口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当地76户侗家民楼重建,修成100多亩的侗寨新村,并通过金融贷款鼓励当地百姓发展乡村旅馆。渐渐地,曾与世隔绝的村庄迎来了八方游客,山寨开始热闹起来,泥巴路变成了石板路,小木楼变成了宽敞明亮侗家旅馆。说到如今的红火日子,杨元菊难掩幸福之情。
“现在和过去是没办法比的喽,现在一年就有30多万元的收入,顶过去几十年的时候呢!”杨元菊乐呵呵地说。
文化与旅游融合,释放出巨大的吸引力。撮几坨泥巴,搓搓捏捏,再经过煅烧、上色涂油……在黄平泥哨技艺传承人陈应魁手中,泥土似乎有了灵性,化作了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如今,黄平泥哨成为黄平旅游的代表性纪念品,深受游客的喜爱。
同样,308户、1400余人的黔东南州望坝革家寨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古老的氏族制度和传统文化,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婚丧嫁聚和祭祀礼仪,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亲身体验革家哈冲节、踩亲节,聆听革家的山歌、酒歌,观赏革家蜡染、刺绣的制作……
“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贵州乡村文化魅力无穷,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道路宽广,关键是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旅游资源价值的深度发掘、整体包装和有效推介。贵州风生水起的旅游扶贫新路子,会有“更多贫困人口参与分享乡村旅游发展的红利”,绿水青山正在变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