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有了新国标,价格也亲民了,对市民而言是件好事。众所周知,月饼的节令性很强。除了正规的食品企业生产外,不少糕点作坊也在生产, 而私家月饼也开始在网络走红。
只要月饼还在保质期内, 厂家低价销售完全可以,如果卖不完呢?记得有业内人士披露, 不排除有个别厂家将过期月饼作冷冻处理, 来年用作馅料。 如此“秘密”,显然不是过期月饼都卖给了养殖场。因此,职能部门应主动作为,要从原料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建立跟踪体系,将监控防线提前到去年过剩月饼的回收。
食品监管是个完整链条,不妨充分利用好信用系统, 哪些月饼批次不合格,哪些企业“屡教不改”,哪些商场有售,有关部门不妨公开其信息。将月饼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公之于众, 让消费者进行风险评估,而不是简单地让消费者“擦亮眼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使中秋过去了,卖剩的月饼怎么处理,有关部门仍需盯紧,生产厂家要健全台账,以备职能部门检查。关键是工商、质监等部门要有跟踪机制,对月饼的每个处理链条要了如指掌,不妨引入公众监督机制,让市民参与厂家、作坊等生产线,将销售、回收等过程纳入“千里眼”,以便发现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整改和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