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转型升级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产业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瞄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新目标,努力在经济运行、发展质量、安全生产、生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助推园区转型升级。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管理。 一是完善机构。加强园区内部整合,做到机构到位、职责到位、人员到位。适当增加园区管委会职能机构和人员编制,推动建立用人竞争机制,推行聘用制,探索雇员制,建立灵活的激励性收入分配制度和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二是优化办理流程,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公开审批服务主体、内容、依据、办理承诺期限,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落实园区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安全生产等监管。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趋势,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
收集信息,优化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经济信息,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监测分析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协调指导,把稳定企业生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领导联系企业、代办帮扶制度,组织广大干部深入企业,一企一策帮助解决生产经营方面的实际困难,破解发展瓶颈,尽快达产达效。强化政策落实,扶持企业发展。全面落实好各级出台的稳增长方面的各项措施,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及时掌握国家有关金融政策的新精神、新动向,完善政企银常态化对接机制,进一步深化银企双方的合作交流,降低融资门槛,稳固企业资金链。
提升质量,加快转型。不断提升招商质量。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选投资,招大引强。突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引建品牌和技术型新项目;突出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产业龙头项目,以项目质量的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借鉴经验,研究政策,推动研发设计、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与食品产业互动发展。
强化监管,突出环保。园区领导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深化责任落实,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及企业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提供坚强的意识保障。定期组织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园区环安局通过组织定期、不定期集中巡查等方式,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同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进驻园区;加大监管力度,保持环保高压态势,倒逼企业不断完善环保设施,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区域环境容量;加大绿化工程、水系治理等方面投入,完善沿路、沿河绿化工程,从而进一步优化园区生态环境,为实现园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转型。加快转型升级,除了夯实产业支撑之外,必须立足自身特色。将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绿色、智慧技术将加速扩散和应用,从而推动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兴起。(周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