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牛肉丸价格比生肉便宜一半,记者调查——
火锅肉丸肉不多,到底啥“丸意儿”?
提醒:市民选购肉丸要看清配料表“真实身份”
这款虾丸,配料表中竟然没有虾
天气转冷,火锅成了不少市民的最爱,而各种肉丸是涮火锅的热门菜。不过你可知道,并非所有丸子都名副其实,比如牛肉丸,配料里就可能有猪肉、鸭肉、鸡肉等。昨天,记者走访超市调查,情况确实如此。按国家相关推荐性标准,肉糜类制品主料为猪鸡肉的,主料占产品净质量比例大于等于10%就行,为牛羊肉的,大于等于8%就行。所以市民选购时,还是要看清配料表。
记者调查
超市牛肉丸价格比生肉便宜一半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大润发超市邗江店,发现超市的冰柜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丸”。一个个都经过包装,成包出售,有“撒尿牛肉丸”、“虾味丸”、“蟹味棒”、“仿墨鱼丸”等等,价格从十元到几十元不等。同一品牌的肉丸,分成大小不一的包装供顾客选择。而不同品牌的肉丸,价格也不一样。记者发现,冰柜前有不少顾客在购买。
记者了解到,超市里生牛肉能卖到每斤五六十元,菜场上批发价最便宜也要20多元/斤。而在超市冰柜里,一包牛肉丸,10多元就能买到。有一款小包装的“三全撒尿牛肉丸”,五个小牛肉丸装成一袋,只要10块钱左右。服务员告诉顾客,现在这种撒尿牛肉丸卖得特别火,要是不喜欢的话,旁边还有虾味丸、蟹味棒,各种味道的。当记者询问为什么牛肉丸这么便宜时,服务员告诉记者,因为这些牛肉丸不是纯牛肉做的,里面添加了一些其他成分,比如大豆蛋白、水、蛋清等,但配料中没有提含有猪肉、鸡肉、鸭肉。
个别肉丸竟然没有肉
接着,记者又连续走访了乐天玛特、欧尚等超市,发现各大超市牛肉丸并不多,大多是虾丸、鱼丸。有的干脆在包装上只标注“肉丸”或“贡丸”两字,至于什么肉,要具体再看配料表上的小字。更有甚者,有一种火锅肉丸配料中竟没有提到“肉”。
牛肉丸中虽含有牛肉,但主料占产品净质量比例都不高,有的甚至只大于等于20%。而一种叫“虾味丸”的,里面根本没有虾肉,主料竟是鱼糜。另一种“涮涮蟹味棒”,其主料里也没有蟹肉,只是写着冰冻鱼糜。
三家超市的肉丸从外表上看,基本都是肉色偏红,单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是什么肉。其中一家超市,记者看到现场在做肉丸,但对于添加了什么,对方并没透露。
在欧尚超市火锅料区域,记者看到一女士踌躇不定,上前一问才知道她也在犯难,“本来我只是想看一下保质期、生产日期,顺便瞟了一眼配料,这一瞟我都不敢买了,虾丸里竟然是鱼肉,我买了干什么?”
国标怎么定?
3个肉丸标准都为推荐性标准
那肉丸有国家强制性标准吗?昨天,记者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有关肉丸的国家标准大概有3个。一个是2012年7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10610-2011《肉丸》。其中规定,含肉量在45%以上才可冠名为“肉丸”。
还有一个与火锅丸子相关的标准,《冻鱼糜制品标准》(SC/T3701-2003),其中涉及了仿生食品,但仅是对色泽、外观、口味等进行了规定,没有提及包装名称和成分。
再就是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提出的SB/T10379-2012《速冻调制食品》。其中规定,肉糜类制品主料为猪肉、鸡肉的,主料占产品净质量比例要大于等于10%,主料为牛肉、羊肉的,主料占产品净质量比例要大于等于8%,其他主料肉糜类制品,主料占产品净质量比例也要大于等于8%。
据介绍,目前市面上的肉丸主要依据第三种,即《速冻调制食品》标准执行,只要是正规厂家出品、条码合格、检验检疫合格,标明配料成分,在目前的法律中并不算违法。
这些标准号都是T字母标注,也就是说是推荐执行的意思,并非强制执行。
部门说法
配料表应标明“真实身份”,不能误导消费者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人员表示,产品名称如果标称牛肉丸或鸡肉丸,就应有牛肉和鸡肉的成分,否则只能称为仿牛肉丸和仿鸡肉丸。目前,这些食品中牛肉、鸡肉等肉类占据的比例,虽然国家有标准说应大于8%或10%,但相关监管部门并未将其列入检测项目。目前只能检测出含什么肉类,但至于含多少,即使是在实验室检测难度也较大。
这位工作人员认为,作为生产商,应在配料表中标明“真实身份”,不能误导消费者,不应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不能以次充好,或在标注上忽悠消费者。
因此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肉丸等速冻食品时,尽量选择标签标识清晰完整的,注意查看产品的配料表是否有主料肉的成分,保存好购物票据,一旦发生疑问和纠纷,可以向有关部门咨询和投诉。
通讯员 唐甜
记者 李彬彬 阿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