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他和他的无人机事业

2015-09-11 经济日报 1869 0
核心提示:【导读】只有科技,才能让尖蜂冒尖。尖蜂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90后小年轻李文超在今年3月成立的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这个青春

【导读】“只有科技,才能让尖蜂冒尖。”尖蜂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90后小年轻李文超在今年3月成立的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这个青春勃发的团队有知识,有野心,有闯劲,更有未来。

“我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一亩地平均成本只有10元。”李文超说起他的无人机,就来了劲头:“人工喷药一人一天10亩左右,我们一架无人机一天可喷药300到500亩。”

1991年出生的李文超,两年前刚走出大学校门。8月22日,在山东省广饶县开发区创业大厦,他在租来的有些简陋的办公室里,向记者谈起了创业经历。

从小,天上的飞机就让李文超极度痴迷。自制的一个又一个飞机模型,伴着他走过了读书生涯。在大学里,能用的钱他都花在无人机的研制上,坠毁7架,飞丢3架,损坏云台5个……让李文超欣慰的是,大学毕业典礼用上了航拍,那个无人机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我们13人的团队中,大部分一起做航模玩过来的!”李文超笑着说,大家都是航模发烧友,在航模活动中相识,都想把兴趣变为事业,于是今年3月,尖蜂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李文超担任董事长。

记者眼前这个青春勃发的团队平均年龄25岁,两个1986年出生的是老大哥,其余都是“90后”。他们有知识,有野心,有闯劲,更有未来!站在他们中间,记者感受到青春之火燃烧的温度。

深圳无人机企业很火,他们便去学习取经。囊中羞涩,就挤宾馆、吃泡面。考察回来,他们决定从植保无人机切入。李文超说,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现代化、规模化给植保无人机带来无限商机,但目前市场上,植保无人机普遍存在载重量小、续航里程短的问题,使其喷防效率大打折扣。尖蜂团队要想在市场上冒尖,就必须跨过这道坎。

改造电池、反复组装、机身用上更好的碳纤维材料,起飞,失败,再起飞,又失败,十几次试飞事故,耗费了将近30万元。再起飞,成功了!载重35公斤、航时30分钟以上的植保无人机稳稳地飞翔、喷药。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周边完成了4万多亩农作物的喷防作业。最近又完成了3万多亩玉米喷防业务。”李文超告诉记者,除了喷防作业,公司还提供无人机测绘等专业服务。

今年5月,他们为单县一个乡镇进行航空测绘,3天就完成了人工需要近两个月才能完成的测绘任务。“这个任务使用的是我们公司研制的测绘无人机,稍加改造还可提供线路管道巡查、架设电线等服务。”李文超说。

“只有科技,才能让尖蜂冒尖。”李文超感慨地说,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的植保无人机技术已达到领先水平,目前已申报专利6项,市场反响很好。

为了让用户便于操作,李文超还编写了用户教程,将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结合,让无人机操作实现了流程化。今年尖蜂公司的目标是销售植保无人机200架以上,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广阔的蓝天,他们在翱翔。李文超说,他们在理论设计上已经实现了飞机自动避障功能,预计一年左右便可应用在无人机上。到那时,无人机可用于精确投送货物、投送快递等,误差控制在1米之内。目前公司的无人机投送快递业务正在与国内知名电商洽谈合作。(经济日报记者 单保江 通讯员 钟文峰)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