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温州市民郑女士,在瑞安南门农贸市场花了100元购买了3只大虾。回家清理虾壳时,发现大虾体内有不明胶状物。随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摊贩称问题虾系从苍南批发来的,自己也是第一次遇到(本报昨日A12版曾作详细报道)。
昨日,记者获悉,针对“注胶虾”事件,苍南市场监督管理局、苍南警方也都介入调查,涉事水产批发商称,虾是从广东湛江购入的。
□记者 蓝莹 实习生 卢棋
温州市区的农贸市场也有“注胶虾”
瑞安“注胶虾”事件曝光后,7月14日上午,温州当地媒体记者,来到市区的大南门农贸市场,购买了一批同类型的大虾。
记者在一水产摊位买了几只大虾,这些大虾的售价在90-95元一斤。据摊主介绍,这些虾都是野生的。在记者挑选的过程中,店主多次提醒“不要用力捏,把虾的头弄坏了,不买也得买”。
随后,记者到位于该市场另一家水产摊位同样买了几只。记者将买来的这些虾剥开后发现,两家摊位的虾里均出现像“注胶虾”报道中的虾体内出现胶状物的情况。
专家称胶状物不大可能来自虾的内部组织
当日下午,在大南门农贸市场,面对记者的质疑,一名摊主说:“这是虾的‘白膏’。”
对于水产摊主所称的“白膏”一说,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所长谢起浪说,虾里没有什么“白膏”之说。除了一些虾的虾卵会暴露在体外,虾的腺体是包裹在虾里的。这种在虾头部、虾身上发现的透明胶状物,不大可能来自虾的内部组织。
谢起浪说,他从事水产工作30多年,这种把胶状物注入虾的事,闻所未闻。如果注胶是为增重,然而虾的个头小,注胶又能增重多少,也许大型的虾重量可能会有所增加,可占比也是很少的,如果是为卖相好,防止解冻后虾会干瘪,其实冻虾解冻后也不会干瘪到哪里去。给虾注胶,耗去人工费不说,销售时很容易被发现,这种做法太愚蠢了。
涉事水产批发商称,虾是从广东购入的
记者了解到,“注胶虾”问题曝出后,苍南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地最大的水产市场,开展统一检查、抽检。
苍南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大队长张加雨介绍,7月14日,稽查大队与苍南市监灵溪分局共同对浙福边贸水产城展开统一检查、抽检。与“注胶虾”同品种的虾,在水产城并不多见,当晚找到一家有卖的,也剥开来看过,但肉眼看不到胶状物质。他们抽检了部分样品送检。
记者从苍南市监灵溪分局了解到,他们已经约谈了涉事“注胶虾”的批发商,该批发商说,这批虾是从广东湛江购入,托运到苍南贩卖的,他不承认自己对虾注胶。
目前,苍南警方表示已经关注“注胶虾”的情况,并已展开前期调查。
■延伸阅读 生产销售“注胶虾”或触犯法律
对于“注胶虾”一事,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的邵见娣律师表示,生产销售问题虾或触犯《食品安全法》。
此事中若销售的虾中添加的物品导致虾不符合卫生标准,且该行为已经产生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若生产者、销售者在虾中掺入的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若生产者、销售者掺入的物品为可食用物品,但其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这些行为都是触犯《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