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海凉粉成了不少大连市民喜爱的消暑食品,目前,市内大小农贸市场都有海凉粉出售,殊不知,市场上的海凉粉大多是产自没有任何手续的小作坊,生产原料也不是传统的石花菜,而是用复配增稠剂和着色剂配制出来的。专家对此表示,小作坊使用添加剂加工海凉粉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6月中旬以来,记者耗时20天暗访追踪,揭开了海凉粉加工和销售的一些内幕,并联合有关部门,取缔了两家无证经营的海凉粉加工点。
生产 小作坊藏身民房 大门常年紧闭
“农贸市场出售的海凉粉,大多是黑加工点生产的。”6月16日,读者陈先生向本报举报称,目前大连地区至少有四家生产海凉粉的加工点,向全市大小农贸市场送货,“这些加工点全都没有手续”。
6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大连湾街道拉树房村的一个加工点,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大门紧闭,房子背面的窗户全都被砖砌死。屋顶上的烟筒冒着烟,“他们一般都是下午生产,现在就在加工呢。 ”陈先生说。
记者靠近院门,想通过门缝观察院内情况,可里面传来一阵狗叫。记者看到,院内停着一辆后座全部拆除的面包车,车牌号为辽B***A7,此外,院内还摆放着很多铁盒子,“这辆车就是用来送货的,那些铁盒子就是用来盛放海凉粉的。 ”陈先生说。
记者刚刚看了几眼,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较胖女子先后从房间内走出,他们警惕性很高,四处张望。接着两人打开院门,出来后立即将铁门关上,两人不断打量着记者,记者只得暂时离开。
随后,记者又到位于革镇堡镇付家沟村的另一个加工点进行探访。这家加工点藏在山沟里,需要经过一条满是坑洼的沙石路。作坊安有大铁门,透过门缝,记者看见院内停着一辆送货车,以及盛放海凉粉的塑料盒。
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作坊的大门常年紧闭,对于院子里在干什么,附近的居民也说不清楚,“他们很少和我们打交道,就看见烟筒经常冒烟,也不知在忙活什么。 ”
送货 凌晨出动 送往多个农贸市场
陈先生介绍,这些作坊通常都是下午熬制海凉粉,凌晨时分开始送货,记者决定跟踪暗访。
6月18日1时许,记者再次来到拉树房村,此时整个村子一片漆黑。 2点钟,作坊内亮起了灯光,紧接着房门打开了,记者白天见到那对男女先后从屋内走出,并开始往面包车上搬货。
40分钟后,作坊内的灯再次熄灭,紧接着面包车亮起大灯,驶出院子,开上了滨海公路 (土革线),随后转入桧柏路。
陈先生透露,这个作坊送货的区域很大。送货车首先会去甘井子区的一些农贸市场送货,且肯定会去金三角市场送货。记者把车开到金三角综合批发市场的水产厅守候,等待“辽B***A7”出现。
3点45分,送货车果然来到水产厅门前,记者见到“胖女子”下了车,从车里搬出一盒海凉粉送进了大厅,又从大厅内拿出一个空盒。随后,女子上车离开,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4点15分,“辽B***A7”出现在了高尔基路的一家农贸市场门前,由于时间较早,这家市场还没有开门,“胖女子”将一盒海凉粉搬下面包车,放在了市场门口的地上,随后上车离开。
面包车走远后,记者上前查看,海凉粉既没有生产地址、企业名称、联系方式等生产企业信息,也没有食品安全认证标识,仅仅是用铁皮盒盛放,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海凉粉呈墨绿色,而正常的海凉粉颜色发黄。
销售 市场里每斤卖1.5元—2.5元
记者了解到,送货车还会到三八广场、二七广场、武昌街周边的一些农贸市场送货。 4点54分,记者在景山街的一家农贸市场门前,再次见到了这辆送货车,“胖女子”匆匆将一盒海凉粉放在市场门口后离开。随后,送货车又在桃源附近绕起了圈子,先是将车停在解放路上往岭前早市里送货,紧接着又绕至白云街,往一家农贸市场里送货。 5点21分,送货车又到八一路的一家农贸市场送货……
随后几天,记者又多次进行了跟踪,发现这辆送货车风雨无阻地沿着上述路线送货。
6月26日凌晨4时许,记者守在景山街的农贸市场门前,当天下着小雨,“辽B***A7”出现后,卸下一盒海凉粉,但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呆在原地,半个小时后,一辆货车来到现场,“胖女子”从车上卸下三盒海凉粉放到货车上,两辆车先后离开。
6点30分左右,这家市场开业了,记者走进后,发现里面只有一个摊位销售海凉粉,“两块五一斤。”摊主说,天气热海凉粉销量非常好,“一天至少要卖一大块。 ”
记者通过暗访发现,“辽B***A7”送货车一次可装100多盒海凉粉,每盒约重40斤,保守估计,这家作坊每天可生产海凉粉4000斤左右。
陈先生告诉记者,位于甘井子区的几个海凉粉黑加工点,各有一片销售区域,几乎覆盖了大连地区的大小农贸市场。记者调查发现,小作坊生产的海凉粉批发价每斤在6角钱左右,而在农贸市场里每斤则卖到1.5元—2.5元不等。
正规厂家生产的海凉粉
包装:生产地址、企业名称、联系方式以及食品安全认证标识等一应俱全颜色:黄色原料:石花菜主要销往:大型超市出厂价:1.8元/斤零售价:4.9元/斤
小作坊生产的海凉粉
包装:用铁皮盒或塑料盒盛放,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颜色:墨绿色原料:复配增稠剂、着色剂主要销往:农贸市场出厂价:0.6元/斤零售价:1.5-2.5元/斤
数据
0.3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复配增稠剂1公斤65元,可熬制出300斤海凉粉,算上其他着色剂及水电的费用,每斤成本在0.3元左右。
4000
记者通过暗访发现,“辽B***A7”送货车一次可装100多盒海凉粉,每盒约重40斤,保守估计,这家作坊每天可生产海凉粉4000斤左右。
766
年初以来,甘井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监管工作,截至目前,甘井子区共排查出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766家,登记341家。
揭秘
传统海凉粉用石花菜熬制
那么大型超市的海凉粉产自哪里呢?记者来到市内一家大型超市,发现这里出售的海凉粉产地是青岛,产品上面生产地址、企业名称、联系方式以及食品安全认证标识等一应俱全,每斤售价为4.9元。
随后,记者与青岛一家正规生产海凉粉的生产企业取得联系,企业负责人刘经理介绍,海凉粉是山东青岛、辽宁大连地区特色美食之一,也是当地特产。“目前山东大概有四五家有证的海凉粉生产企业,今年春天我去大连调查过,当时大连没有一家有证海凉粉生产企业。 ”刘经理说,大连大型超市里出售的海凉粉大部分产自青岛地区,而农贸市场上出售的海凉粉大多产自小作坊。
刘经理介绍,传统海凉粉的生产工艺是用石花菜熬制,目前干石花菜每斤价格在40元钱左右,一斤干石花菜大约可以熬制30多斤海凉粉,“我们公司的海凉粉完全是用石花菜熬制的,每斤出厂价1.8元。”刘经理说,许多小作坊都是采用复配的方式加工海凉粉,“从市场上买回现成的粉料,兑水加热,再冷却下来。 ”刘经理说,通过复配的方式加工海凉粉成本要低很多,且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石花菜
又名海冻菜、红丝、凤尾等,是红藻的一种。它通体透明,犹如胶冻,口感爽利脆嫩,既可拌凉菜,又能制成凉粉。石花菜生长在水深10米以内的海底岩石上。我国沿海石花菜资源很丰富,北起辽东半岛南至台湾沿岸都有分布。
说法
小作坊产海凉粉存4大隐患
记者发现,“海凉粉”复配增稠剂的主要成分是角叉菜胶、M胶。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复配增稠剂1公斤65元,可熬制出300斤海凉粉,算上其他着色剂及水电的费用,每斤成本在0.3元左右。那么小作坊利用这些添加剂生产的海凉粉存在哪些隐患呢?
记者就此采访了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安全专家农绍庄教授,农教授表示,没有资质的小作坊生产的海凉粉存在以下几个隐患:
隐患一:角叉菜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但M胶则属于不规范标注,“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没有这么标注的,可以说是成分不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隐患二:小作坊的卫生环境达不到要求,这种情况下食品微生物、致病菌滋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隐患三:焦糖色、果绿作为着色剂不允许用于凉皮、凉粉的生产加工,这是因为国家对着色剂的食用量有严格要求,凉粉、凉皮等大量食用的产品很容易导致个人食用量过多,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隐患四:没有任何手续、脱离监管的小作坊,使用的原料必然是市场里最便宜的,人们常说“便宜没好货”,那么这些便宜的食品添加剂本身生产加工条件、成分是否存在问题也有待商榷。
线索征集
近年来,大连一直坚持品质立市,力争打造一流的宜居的国际化城市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问题,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紧抓不懈。营造文明、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秩序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如果您掌握食品黑幕,或遇到破坏市容市貌,影响安全生产等影响城市形象和安全的情况,欢迎积极向本报进行举报。热线:82488888,或者发送到本报官方微信中。本报将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查处,同时给予报料者以丰厚的线索奖励。
调查
添加剂兑水合成海凉粉
日前,记者将暗访到的情况反映至食药监部门,有关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7月6日下午,大连市食品稽查支队、甘井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辖区市场监管所的多名执法人员,跟随记者对海凉粉黑加工点进行查处。
增稠剂是海凉粉主要原料
在记者带领下,执法人员首先来到拉树房村,此时,小作坊的烟筒冒着烟。执法人员发现院门没法推开,原来送货面包车的车头抵在院门上。执法人员侧身从缝隙进入院内,记者也一同进入。记者看到民房被分出几个房间,有的用来做饭、有的用来加工海凉粉、有的用来休息。
记者走进“生产车间”,房间内比较脏乱,屋内建有一个巨大的水泥罐,下面炉灶内的木柴呼呼地烧着。记者看到,水泥罐上面覆盖着一块满是污渍的塑料布,掀开后,罐内满是墨绿色的液体,还在冒着蒸汽。此外,屋内还摆放着多个塑料桶,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个小桶内装有一些黑色的溶液。
记者看到,在屋内走廊以及“车间”内的纸箱内,装有成袋的“海凉粉”复配增稠剂,在其他房间内,执法人员又找到了焦糖色和果绿。据了解,袋装的复配增稠剂是生产海凉粉的主要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水,再用焦糖色和果绿上色,经过熬制冷却后就成了海凉粉。
经调查,这家加工点没有任何手续,属于黑加工点,执法人员依法予以取缔。
黑作坊内一男子跳墙离开
随后,记者带领执法人员来到位于付家沟的加工点,此时作坊大门依然紧闭,透过门缝,记者看到里面有人在搬东西,但是敲门根本就得不到回应。等待开门期间,记者注意到,一名中年男子从侧面围墙翻了出去,男子手里还拎着两个黑乎乎的塑料盒,随后男子向山里快步走去。男子走远后,站在树丛中向作坊张望,一名执法人员驾车追了过去,但男子快步向山上跑去。
执法人员最终打开大门进了院,一名女子迎了出来,女子开口就对执法人员说:
“我们生产的东西什么也没加。 ”“有没有手续? ”“没有。 ”“没有手续可以加工吗? ”“不可以,但我们生产的食品什么也没有加。 ”
成品海凉粉用手按都按不动
记者看到,这家作坊既生产海凉粉,也生产绿豆凉粉,同时还加工血块。其中一个房间的案板上摆满了绿豆凉粉的半成品,案板下面放有很多成品,已用塑料袋分装好。
旁边的房间内,有一口大锅,炉灶内点着火,掀开锅盖,看到锅里正在熬着血块,翻开的水面上漂着一层褐色的血泡……旁边的水缸内,装满了加工好的血块,正在用凉水浸泡冷却。
另外一个房间的地上,摆了很多成盒的海凉粉,正在冷却,记者找出一盒成品海凉粉,发现筋道得过了头,用手按都按不动。在“车间”的一个纸箱内,记者看到数十个用过的复配增稠剂空袋子,以及着色用的焦糖色等。
执法人员同样对这家作坊予以取缔。此外,对于记者掌握的其他海凉粉加工点,执法人员表示近期将予以查处。
建议
建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实行统一管理
记者调查发现,被查处的两个加工点都是在当地租的房子,目前很多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大多选择城乡接合部,城乡接合部为何成为黑加工点滋生的温床?
据了解,城乡接合部租赁场所大、租金低廉,水电价格也便宜。在城区难以藏身的食品小作坊,瞅准了这些“优势”,在此处大肆生产。据了解,在城乡接合部设一个无证的食品加工点,只需花百余元租套民房,生产设备、原料极其廉价,若被取缔,全部货值仅有几千元。且日产日销,造假者损失不大,换个地方照样干。
同时,城乡接合部的居住环境复杂,人员防范意识弱,再加上小作坊主常常“打一枪换个地方”,行踪不定,线索难寻,在没有形成良好的民众监督氛围条件下,很难及时被监管部门发现。
去年5月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各地食药监部门,对生产食品加工小作坊全面登记,监管机构要延伸到乡镇、街道,要设立食品药品的监管所,对所有生产食品的加工小作坊进行全面的登记和管理,从而保障农村和城乡接合部食品质量的安全。
年初以来,甘井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监管工作,截至目前,甘井子区共排查出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766家,登记341家。
据了解,甘井子区小作坊多且分散,主要分布在农村、城郊接合部和人口聚集的区域,同时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隐蔽性、季节性以及夜间生产等特点,给执法部门的监管带来了一定难度。工作人员介绍,甘井子区小作坊普遍存在规模小、工艺落后、卫生状况差、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从业者素质较差等问题,因此对小作坊提出过高要求很难达到。而大多数小作坊不具备办证条件,他们收入不稳定、设备投入小,也不愿意投入资金改善生产条件。
走访中,有工作人员建议,建设小作坊集中加工区 (或者按品种建设),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集中生产、分散销售的运作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小作坊生产环境;并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标准,要求小作坊限制销售区域,这样才能防止发生对于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不公平竞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