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光明乳业近日披露的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4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78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25%。
光明乳业交出的这份答卷很快遭到了券商方面的质疑。平安证券在研报中认为,光明乳业的一季报业绩低于预期,1-3月光明乳业的净利润同比仅增长了39%。而平安方面认为光明乳业的净利润水平应该同比增长在80%左右才符合市场对上市公司的预期。
相比之下,伊利股份(600887.SH)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92亿元,同比增长14.35%,同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增长20.16%。就两者的体量而言,光明乳业在今年一季度的增长表现的确并不够显眼。
北京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光明乳业的增长放缓很大程度上源自核心拳头产品莫斯利安已经不再是市场独有的品类,目前包括伊利股份、蒙牛乳业(02319.HK)、三元股份(600429.SH)、皇氏集团(002329.SZ)、以及君乐宝等在内的多个全国乳业巨头都推出了常温酸奶产品。
成败莫斯利安
平安证券对于光明乳业一季报做出了“不及预期”的评价,与此同时平安证券还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是光明乳业的常温酸奶和低温奶增长不达预期,估计一季度莫斯利安收入约18亿元,仅同比增长30%左右,低温奶销量增长亦有所放缓。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向光明乳业方面进行了求证,据光明乳业证实,莫斯利安在2015年一季度的增长幅度的确在30%左右。光明乳业方面补充说,如果公司收入剔除新莱特销售收入后,在营业收入上同比仍有10%以上的增长。
一位接近光明乳业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去年制定2015年增长目标的时候,光明乳业曾一度将莫斯利安的经营额定在100个亿,但这一目标后来遭到了很大的质疑和动摇,于是最终回调至80亿元。”
如果按照平安证券披露的“一季度18亿元”的经营数字来看,那么全年莫斯利安的业绩增长应该会处在80亿元的规模水平。而这也将直接决定光明乳业在今年业绩增长的上升空间。
在莫斯利安面世之前,市场上常见的酸奶都是经过冷链运输、冷风柜/冰箱保存,且保存时间控制在24天。而莫斯利安实现了酸奶在常温状态下可以保存90天,光明乳业通过技术创新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常温酸奶的乳业公司。
根据公开资料,在2010年推出之后,莫斯利安第一年的销售收入为2亿元,第二年收入达到了7亿元,第三年又翻了一番达16亿元,在2013年时实现了30亿元的收入,此后的2014年,莫斯利安又突破了60亿元的营收大关。
通过上述销售数据可以看出,从2010年面世至今,莫斯利安每年的销售增长都在100%以上,乳品业内普遍认为,莫斯利安是继蒙牛特仑苏、伊利金典和娃哈哈营养快线之后,又一单品奇迹。
但是,这样的高速增长很有可能在2015年被踩住刹车。宋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在光明乳业以外,目前有超过8家乳业公司都在主推类似莫斯利安的常温酸奶产品,这个市场已经开始变得激烈而饱和。”
据悉,蒙牛方面推出纯甄常温酸奶产品,伊利也推出了安慕希常温酸奶跟进,连尚未上市的君乐宝也推出了开啡尔酸奶来抢占市场。
“如今看来,常温酸奶并不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产品,光明乳业做起来后,整个市场都一拥而上。但是拼渠道、拼销售,这一直都不是光明乳业的强项。”宋亮表示。
资产整合在即
尽管莫斯利安的增长不及资本市场的预期,但是光明乳业依然是目前乳制品行业内最受关注的投资标的。
自今年3月9日起,光明乳业停牌引发了外界对其与母公司光明食品集团资产重组的猜想。此后的3月27日,光明乳业公布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消息表示,光明乳业拟定为向不超过十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集资金拟向公司控股股东光明食品集团收购标的资产,部分募集资金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引入战略投资者。
从现有已经公开披露的各种渠道消息来看,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牛奶集团相关资产会一分为二,一部分放进同是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梅林(600073.SH),另一部分将会注入光明乳业。
2014年8月,上海牛奶集团便宣布将所持有的光明乳业全部股权,无偿划转到光明集团名下。而光明乳业一直以来的原奶来源主要由自建牧场以及上海牛奶集团进行供应,因此整合上游上海牛奶集团的原料资产被认为是光明乳业全产业链建设的必然途径。
与此同时,市场还对光明食品集团在海外收购的相关乳制品资产抱有预期,2015年4月1日,光明食品集团以193亿的巨资对以色列最大食品生产商特鲁瓦(Tunva)70%股权的收购完成交割,随后光明食品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军对外表示,集团将考虑委托旗下上市公司光明乳业对特鲁瓦公司进行管理。
事实上,这并非光明乳业的首个海外乳制品资产,此前新西兰乳业公司新莱特曾被光明乳业收入囊中,并在2013年登陆新西兰当地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