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心为调查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流行情况,从广东湛江、江门、珠海等区域采回三百余例南美白对虾样品,包含虾苗、仔虾、成虾,结果显示,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出率很低,总共检出4例,但是检测IHHNV后,检出率竟然高达70%,实在出乎意料。因为IHHNV不具有高致死性,很多虾苗企业和虾农往往会忽略其危害。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研究员在国家虾产业体系年终总结会提到:目前出现的对虾生长缓慢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苗种退化,而是IHHNV和肠孢虫的感染所致。IHHNV即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它是甲壳类动物常见的病毒之一,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OIE)列为必须报告的重要水生动物病毒性疫病之一。该病毒为单链的DNA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对虾病毒中颗粒最小的一种,其感染对虾的部位,包括外胚层组织,如鳃、表皮、前后肠上皮细胞、神经索和神经节;以及中胚层器官,如造血组织、触角腺、性腺、淋巴器官、结缔组织和横纹肌等。
对虾在感染IHHNV之后,常会出现高畸形率,个体成长差异性大,饵料效率差,商品价值低,产量偏低等现象。一方面给整个养殖造成经济损失,据统计,1981年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发生IHHNV感染造成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损失高达10亿美元。另一方面,在一些虾苗企业中,如果把感染了IHHNV的虾苗卖给虾农,在养殖过程出现了喂饲料而虾长不大的现象,容易激发虾农和虾苗企业之间的矛盾,既浪费了浪费水电及人力等,同时也损害虾苗企业的信誉,湛江某企业总经理说:现在的养殖业中,对虾白斑病毒不像以前那么普遍了,所以也没那么可怕,现在最可怕的是虾感染IHHNV,使虾长不大,虾农上门找麻烦,导致企业名誉扫地。
到目前为止IHHNV疾病无有效治疗方法,且由于目前的技术条件尚不具备培养抗病毒虾苗的能力,因此要防控IHHNV,一方面要改善养殖条件,如在IHHNV高发期适当提高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减少有害化学因子,采用淡水低盐度养殖等,另一方面,在亲虾选育过程中实时检测IHHNV的感染情况,放养优质健康虾苗,做到及时检测、早发现、早处理,不失为从源头对IHHNV进行防控的有效途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对虾养殖研究,就对虾的病害有着多年研究基础。2013年,在国家海洋局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省内高新技术企业迪澳生物成功开发了恒温PCR--IHHNV快速检测恒温试剂,配合恒温PCR检测仪使用可在1小时内筛查虾苗是否含有IHHNV病毒,非常适合应用于基层地区虾苗企业SPF健康虾苗的选育。这对维护虾苗企业信誉,打造品牌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虾农也可将此技术应用于对养殖过程进行监控,减少因IHHNV病害引起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