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郜晋亮
马青云看起来就有股“犟”劲儿。
年前记者到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东六村采访他,谈起这个话题,村里人捂嘴直乐:“犟?人家那是有准主意!”
马青云过去在外边做餐饮,拉得一手好面。老家的拉面在城市里口碑一直好着呢!十年前,正当化隆拉面走向全国的时候,他却“逆势而上”,回到了自己夜夜梦到的村庄。
为什么?当时和他一起出去的人也都劝他:“回去种地能挣几个钱?还不趁着现在的大好机会,在外面多赚点?”化隆县是全国有名的拉面大县,8万多人从事这个行业,年收入超过7亿元,占农民收入的一半多。“当时我就说了一句,想把村里每一块撂荒的地都利用起来,让村里更多的人尽快富起来。”马青云回忆说。
马青云在餐饮业浸淫多年,对食材的精挑细选让他觉察到产业链上游大有文章可做。此时,家乡那些荒地又不断在他的脑海中闪现。2004年,带着多年在外闯荡的积蓄,马青云回到了东六村。
当时县里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小杂果产业,马青云决定在村里种植核桃。如今马青云已经成为了核桃种植的行家,还带动了一批种植核桃的村民。
核桃种成功了,但在马青云心里,要让村里富起来,这还远远不够。马青云说:“我一直在想怎么建立一个生态循环的发展模式,这才是农村将来发展的方向。”
他的设想是,一方面,利用村子里撂荒的土地种植玉米、牧草等,为牛羊提供饲料,而牛羊的粪便可以当做农田、核桃林的天然肥料,种出绿色无污染的饲草料和核桃;另一方面,核桃林的空地也要有效利用起来,发展林下经济,养殖土鸡。就这样,用了近十年的时间,马青云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态小农场。前些日子,马青云再次全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站在东六村背后的山岗上,山脚下就是正在建设的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场。听着马青云对村子的发展规划,看着他一步步接近梦想,记者感受了这位倔强的回族汉子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