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李克强总理在频繁征求各方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围绕着“促民生”拿出了一个“对账单”,把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承诺与2014年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一一对照,看实际成效如何。通过总理的民生“对账单”,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在整个民生工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城乡一体化正在深层次加快推进。
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针对村医生计十分困难的问题,2014年财政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全部用来补贴村医,2015年继续实施,村医队伍稳住了,农民看病难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在农村特困群体生活问题,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共确立农村特困供养对象529.5万人,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特困供养资金188.3亿元。
再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心青少年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家庭保障,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2014年11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四个重点方向进行了部署,加大对农村孕产妇孕前孕期检查和住院分娩的补助力度,扩大贫困地区困难家庭婴幼儿营养改善试点,支持在人口和孤儿数量较多的县(市)建设儿童福利机构。
正如李克强总理讲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接受全国人民监督的重要载体。“对账单”既是对承诺情况的对照检查,也更方便了老百姓监督。特别是对广大农村来讲,总理的“对账单”让大家看到了党和政府在改善农村民生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倾斜,农村的民生更有盼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抓作风问题上指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民生问题也同样,只要本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总理的“对账单”就一定能全面落实,农村的小康就会早日实现,人民也一定会满意。
【首发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频道2月25日《三农中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