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张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在南屯蔬菜市场买了一箱豆角,回家后打开发现,其中居然“藏”着一个大塑料瓶子,瓶内还装满了清水。张先生认为,菜贩子此举有“偷梁换柱”之嫌。就此记者调查发现,蔬菜箱中放水瓶,几乎是蔬菜流通行业中的统一行为,其基本作用是为蔬菜保鲜,只是对于水瓶大小多少,在从业者中有不同说法。
水瓶1.5公斤重
张先生介绍,几天前他到南屯蔬菜市场买了一箱豆角。当时豆角用泡沫箱装着,全封闭,张先生没有刻意查看,花80元买了一箱。张先生回到家中打开这箱豆角,看到薄薄的一层保鲜膜将豆角包裹着。然而,当他翻看豆角时,却在豆角中摸到一个圆柱形物品,抽出看,是一个用报纸包着的饮料瓶,瓶内居然装满了水。张先生说:“上秤一称,这瓶水居然有1.5公斤重。”尽管买豆角时价钱是以箱论,并不称重,但张先生依然认为商贩这种做法不厚道,甚至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
水瓶不奇怪
对此现象,记者首先走访了我市一些菜市场,向蔬菜摊贩进行了解。在兴华南小区菜市场,一名女摊贩介绍,蔬菜中放水瓶对摊贩们而言,早已司空见惯。这名摊主说:“这样做是为了降低泡沫箱中的温度,达到保鲜作用。”对于存放水瓶能否被视为欺诈,她说:“谁知道呢?我没想过,我只负责卖菜,进菜是老公的事情,但总觉得这东西占地方,瓶子出现了,菜就少了呗!”
之后,记者又在兴华北小区集贸市场、羊市街集贸市场等处进行了解。商贩们介绍,除去豆角箱子中放水瓶外,在诸如西兰花、小葱、油菜、香芹等蔬菜中,都有放水瓶的情况。
对于水瓶与蔬菜价格之间关系,商贩们大都表示没有细想过。然而,兴华北小区集贸市场的商贩刘先生心中却有本账。记者采访时(12月11日下午),以豆角为例,刘先生翻查当天的进菜单据,上面记录一箱子豆角为88元。他当场打开一箱豆角,其中果然发现一个大塑料瓶,上秤称重,1.35公斤。再将整箱豆角称重,10公斤稍欠。刘先生说,以整箱10公斤计算,每公斤进价为8.8元,零售价为每公斤10元,其中差价就是他的利润。那么,这么大一个水瓶,占据的位置不小,若瓶小些,豆角多些,那么势必能提高利润,相应也能降低蔬菜价格,毕竟整箱的价格是相对稳定的。
水瓶能保鲜
随后,记者又到南屯菜市场进行调查。对此,商户们表示正常。据了解,冬季我市的新鲜菜蔬,大都来自西南和华南。由于气温低,成箱的蔬菜上车后,外围必须批一层棉被,以达到保温作用。同时,在棉被作用下,泡沫箱中的温度又会升高,因此需要一种物质进行“中和”,以达到保鲜作用,水瓶装水再冰冻后,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
在南屯市场经营分销蔬菜生意多年的孙先生介绍,水瓶出现在整个运销环节的最初阶段,就是为了降温和保鲜。豆角并非加水瓶最多的,在类似香芹等蔬菜箱中,甚至要装8小瓶冰水。说话间,孙先生打开一箱香芹,果然如他所言,8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平铺一层,每个重0.65公斤左右。记者问:“减少水瓶多放菜,是不是更实惠?”孙先生不这样认为:“水瓶少了蔬菜多,价格自然往上提。生意场,谁也不傻,谁肯吃亏?”
就此,记者向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咨询,一名姓郭的研究员介绍,目前在蔬菜长距离运输中,实施降温保鲜是必须的,比如氮气厢式降温,虽然同样可以达到降温,但运输量相对有限,而运输成本要高许多。所以,目前有效而廉价的保险方式,多是冰水自然降温。
那么,一箱子蔬菜中究竟配备多少冰水是合理的?行业人士表示,无准确数据,因菜而异,视情况而定。
采访中,记者没有采访到一线的菜农,但从运输者、分销者,一直到零售者,人们都觉得水瓶多,蔬菜少,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浪费,因为无形中会增加成本,而这些成本归根结底是需要消费者承担的。
本报记者 申波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