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大坝村的红薯已近收获。数百亩坡地上,红薯叶呈现出一片深绿,与周围大山的颜色相互映衬。今年,郁山镇红薯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在当地苕粉特色加工产业链带动下,昔日贱卖的红薯,如今销售收入可上1亿元。
彭水是全市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8%,土层厚度30厘米以下的有30%左右。贫困面达27.8%,贫困率为20.34%。然而,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彭水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如今像郁山红薯产业这样,因地制宜,依靠特色产业给“靠山吃山”带来新注解的例子越来越多。
特色产业掘出高山红薯新价值
一直以来,红薯因其对土壤极强的适应性,被视作“烂贱”之物。彭水山多地贫,种植红薯便是靠山吃山的结果,出产的红薯不仅个大,而且品质极佳。近年来,在当地传统的手工红薯粉丝工艺发展及其特色产业体系的带动,这“烂贱”之物有了新的价值,更让当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全镇高淀粉红薯种植产量可达5万吨以上。”郁山镇镇长杨从勇说,通过“龙头企业+村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的模式,高淀粉红薯的种植和加工已成为郁山的支柱产业,全镇超过一半的人口,都靠红薯种植或其加工产业实现了增收。
郁山镇大坝村村民董世权2012年从广州打工回来,承包了200余亩土地种红薯,“我们两口子之前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就挣四五万元,去年单靠红薯就卖了7万多元。”董世权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当地整个红薯产业体系的带动。当地农户与合作社签订了种植合同,实行订单生产,并按照高淀粉红薯0.8元/公斤,紫蕊薯1.4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红薯种植直接带动5000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作为当地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苕粉生产龙头企业,郁山镇龙须晶丝苕粉专业合作社在提供技术服务,确定保护收购价格,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的同时,更在进一步探索红薯产业链的延伸。该合作社不仅对工厂进行了扩建,还在保留全手工制作晶丝苕粉生产车间的同时,引进方便酸辣粉生产线等先进机械化设备。还计划结合郁山古镇的旅游开发,建设自己的生产工艺参观廊道、红薯粉丝主题餐厅。
据介绍,现在,“郁山”晶丝苕粉已占领了重庆市场同类产品20%的份额,并远销上海、广州、深圳和英国等地市场,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余万元。
乡村旅游铺起养山育人新道路
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彭水在更广阔的山区,依照“面上保护,点上发展”的原则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阿依河、摩围山……昔日的山间的荒坡如今已添上一层新绿。这也为相对聚集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后搬进农民新村的农户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资本”。
位于摩围山景区的润溪乡樱桃村有个叫菖蒲塘的小山洼。这个昔日少有人问津的小山沟,如今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
菖蒲塘距离摩围山核心景区仅8公里,四周松林环绕,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平均气温22℃,非常适合避暑纳凉。同时,彭水到贵州务川县的公路也经由此地,交通方便。彭水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去年初,县扶贫部门和润溪乡政府专门制定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后发展乡村旅游的优惠政策,对从事乡村旅游的村民给予2万至3万的资金补助,今年6月,一大批农家乐陆续开门迎客。
晏真洪曾经是当地以种植烤烟为主业的烟农。今年年初,他从海拔1000余米的高山搬到菖蒲塘的公路旁,并盖起一栋两层小楼,成了乡村旅游接待户之一。晏真洪对记者说,以前种植烤烟,一年勉强有3万元收入,而今年在新家中装修完成了8间客房,共22个床位,夏天最热的这几个月,房间每天都住得满满的,一个月下来收入近5万元。在菖蒲塘,像晏真洪这样靠乡村旅游接待致富的农户已有37家。
今年以来,菖蒲塘共接待游客约8000人次,旅游收入35万余元。县扶贫办负责人说,随着摩围山片区的旅游开发不断深入,菖蒲塘乡村旅游的扶贫带动作用将更加凸显。
放下锄头搞旅游,对农户来说,最大的瓶颈是经营和管理。为切实解决农户脱贫致富的实际困难,从去年起,县扶贫办联合教育部门,每年从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户家庭里选派50名学生,免费送往黔江旅游学院学习旅游管理等相关知识。选派就读的学生不仅可享五年内学费全免,每个月还可获由市扶贫办提供的300元补助。彭水县扶贫办负责人说,帮助这些孩子免费完成学业不仅是帮他们自己找到出路,也为彭水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和生态维护播下了“种子”。
“靠山不仅要吃山,更要靠山脱贫致富。”彭水在生态保护发展的理念下,坚持依照“面上保护,点上发展”的原则,通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造林还林、乡村旅游等举措,实现了特色生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