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绿色壁垒”这个词,国内的农民与农产品出口企业有着远比一般人深切的理解。目前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以“绿色壁垒”为代表的新技术壁垒越来越多,这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很大。
何为“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用最通俗的话说,“绿色壁垒”就是一国产品出口到他国需要跨越的环保门槛。如果这个门槛高度正常,则是一般意义上的检验检疫,不叫壁垒,是每个国家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要做的;而如果这个门槛的各项指标既多且高到难以理解的地步,甚至只用于检验别国进口产品,则成为不折不扣的贸易壁垒。在关税壁垒、配额限制“风光不再”的今天,“绿色壁垒”成为进出口贸易中最锋利的杀手锏。
绿色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
绿色壁垒产生和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校于是,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世界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捆绑在了一起,绿色壁垒就出现了。
上世纪的最后5年,以1995年世贸组织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着绿色外衣的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不再扮演年轻的配角,而是跻身重要角色行列。到了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时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等。
“比传统贸易壁垒厉害多了”
之所以说“绿色壁垒”厉害,在于其融复杂性、隐蔽性及合理性于一体。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环保的概念、意识及经济技术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因而一国的检验标准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很难说得清。世贸规则出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考虑,承认技术壁垒合法性,但反对苛刻地滥用。而在实际操作中,何为合理使用,何为滥用,其实很难说清,因为其涉及太多的技术因素和国情差别。
绿色壁垒的形成虽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制订了一系列“绿色标准”。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已制定了一百五六十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条约,各国制定的环保法规也越来越多。
对于食品进口,许多国家更加重视。1991年,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对427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制订了标准。对不符合规定者,发达国家纷纷采取禁止、限制进口等种种限制和惩罚性措施。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 220亿美元,其中由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
在我国,最近因绿色壁垒而被退货甚至赔偿的案例不胜枚举。有纺织品、水果、蔬菜、动物源性食品等,这其中有的确属我们产品标准低,有的则是变相的不折不扣的贸易保护。
当然,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无懈可击,并时刻跟踪出口目标国的检测标准,随时调整产品,再苛刻的壁垒也会迈过。可惜的是,我们的很多企业还做不到这一点,有些甚至是在人家正常的检验检测中败下阵来。
“标准”决定“市潮
我国的农产品检疫标准与国际差距较大,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生产的环保意识十分薄弱,以对香港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为例,目前,内地农产品出口总量还不到港澳市场进口量的20%,内地经香港转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年下降额在10%左右。究其原因是在于检疫不过关,特别是在动物检疫方面,我国至今还未加入国际防疫组织,使得活猪、活鸡、冻肉出口非常困难。加上我国农产品加工粗糙、包装简陋、保鲜和装潢水平落后等,也限制了出口贸易和市场的多元化。
可以看出,导致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进口农产品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出口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技术阻力,我国的农产品将面临“两头受挤”的不利局面。中国入世后,国内市场将进一步放开,外国农产品更加千方百计的进入我国市场,这使得本来就供给过剩的农产品市场形势更加严峻。
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其实就是技术标准的规则,谁控制了技术标准,谁就掌握了进入市场的主动。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数量的增长,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没能放于重要位置,检验标准也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有近60种认证体系,而中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证体系。这样,往往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面对严峻形势,中国的农产品要想改变现在的局面,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施全程管理及检测,确保食品的标准和质量,积极促成农产品向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打通农产品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