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当白领
写诗、看电影、散步、逛街……月收入超过10000元
如今卖小面
买菜、煮面、洗碗、扫地……月收入2000元~5000元
即使最小的店,也是自己的生意,哪怕什么白领、金领,也是给别人打工———这是当下众多创业者的心声。
今年30岁的张勇就是其中一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创业4个月来,生活品质没了,收入下降了。他有些焦虑地给重庆晚报打来电话,希望高人指点一二。
辞职前
诗意生活月入上万元
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勇,起初想当诗人,他的QQ空间里,全部是关于理想、爱情的唯美诗歌。
张勇之前在一家国内知名纸业公司做销售,每月收入超过7000元,妻子陈莉娟在一家公司做行政工作,月收入4000多元。
张勇介绍,与相当一部分人是遭遇事业瓶颈期或因故从公司离职创业不同,自己创业是在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付诸行动不过是将潜伏已久的创业梦想趁机付诸实际。
“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少有人能义无反顾扔掉一块收成良好的地,转而去种一毛不拔的荒地,尽管那块好地是租别人的,而那块荒地是自己的。在我看来,趁机创业还有点像站在蹦极的台子上却不敢往下跳,最后被教练一脚踹下去的情形。但主动开始还是被动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始。”张勇说出自己创业初衷。
“我俩都不想继续为他人打工,心想随便干点啥,也是自己的事业。”就这样,张勇和妻子把12万元积蓄拿出来创业了。
创业后
收入和生活品质骤降
在项目选择上,张勇是一个很谨慎的人。“衣食住行是根本,我们本钱少,所以选择了卖面。”张勇回忆,在收集创业点子时,他听取了亲朋的意见,无论是公司同事,还是家人,都一致认为卖面不错,有的人甚至表示自己想卖面已经多年,好处多多:一是投资小,二是风险小,只要周围有人,肯定要吃饭……
一番调查下来,张勇和妻子陈莉娟对未来充满憧憬,似乎成功已经在向他们招手。
今年3月8日,他们位于丰都县二环路西段207号的面馆开业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可口的面食、洁净的就餐环境,让周围居民对这个小店充满兴趣,一路下来生意都不错。
“每天很忙很忙,吃的人也很多,可是,就是赚不到钱!”张勇说,营业4个月,最差的一个月只赚2000元不到,最好的一个月赚4000多元,与以前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以前我们一起写诗,看电影,散步,逛街……现在,基本上没有这种生活了。”在陈莉娟看来,上述生活似乎成为遥远的想象,已经被每天5点起床、晚上12点下班,不停奔走于菜市场,买菜、煮面、洗碗、扫地等繁杂事务所取代。
“我其实没搞懂,为什么店里人不少,却总是赚不到钱?”张勇说,希望同行帮他出出主意,“破”掉当前窘境。
诗人夫妻面馆
成本收益对比
房租:8.5万元/年
原料:面、肉、饺子皮、葱、辣椒等原材料,共需1.2万元/月
水电气:2000元/月
人工工资:1800元/月,夫妻俩工资不计
收入:每天卖面200碗左右,绝大多数是4元/碗的小面,附加值较高的牛肉面、肉丝炒饭等占比较低,每月营业额2.5万元-3万元
收益:除去所有开支,每月剩余2000元-5000元
这些卖面高手
招数可能有用
荤面赚钱素面赚口碑
同样是卖小面,西南政法大学旁边精味面庄的老板谢学奎却做出了新花样。
经验一:定制菜单留住老顾客
谢学奎的记忆力不错,凡到他店里吃过面的顾客,他很多都记得,顾客一来店,谢学奎就知道对方要哪个味儿,多辣椒还是多香菜,或者喜欢多放醋。他还根据不同口味的顾客,制定不一样的菜单,让顾客觉得很贴心。
全国各个地方的学生都有,他们的口味不太一样,谢学奎这一细节让很多学生惊叹,同学带同学,老乡带老乡,顾客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经验二:荤面赚钱素面赚口碑
“光卖素面,一碗赚一两块都算多的,如果客人口味重,多放点辣椒、花椒等调料,有时要亏。”谢学奎说,所以要和荤面搭着卖,荤面附加值高,赚的多,素面则赚足口碑。早上吃素面的多,中午和晚上就可以多卖些荤面。
“这个搭着卖,不是你说搭就能搭的,关键还要顾客买你的账。所以,我要末位淘汰,现在留下来的基本都是经典面。”谢学奎说。
经验三:要有固定消费人群
做学生的生意,最怕就是放寒暑假。谢学奎的经验是,将店开在居民区,保证有一定的固定消费人群,维持房租、人工等日常开销。
高租金才有高人流
在汽博新科国际写字楼下经营“馋面”面庄的杨桦,是一位辞职卖小面的老板,现在每月营业额6万元左右,纯利润约2万元。
经验一:高风险才有高利润
“当初投资时,对于房租还是很忐忑,每月9000多元,生怕每天‘板板钱’都做不起。”经过考察,她发现这里几栋写字楼有大量上班族。
杨桦信奉一条生意经:高风险才会带来高利润,房租高肯定有高的道理。事实证明杨桦的决定是对的。
杨桦说,目前她正在筹划开几个分店,选店的第一原则还是要高人流量的路段。
经验二:拳头产品才是高利润
杨桦卖的牛筋面,二两13元,利润率高于普通牛肉面。
“要做成拳头产品需要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杨桦说,以前也有很多顾客只点4元钱/碗的小面,她和店员不断推荐,顾客就会真的尝一尝,今后就可能再也割舍不下。
经验三:菜品丰富众口不难调
记者发现,这间不足40平方米的店,品种丰富,既有传统的牛肉面、肥肠面,也有凉糕等应时菜品,菜品超过60个。
杨桦介绍,因为主要顾客是办公室女性,口味独特而挑剔,所以菜品也做得特别丰富,众口才显得不再难调。
如此丰富的菜品是否会让原材料采购特别繁琐?杨桦介绍,肯定比产品单一更繁琐,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统计,对原材料的把控比较好,既便捷,又减少浪费。
他山石
微博拉客 一半顾客网上来
重庆创业达人、微博达人“重庆烧白哥”叶春城,对于张勇的境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是利用互联网营销
叶春城有大量粉丝,他将自家火锅店搬上微博,通过发布店内的征婚信息、生活情感等内容聚集了16000多名粉丝,“店里的顾客,有一半是网络上的朋友。”叶春城说,生意好的时候,每天收入1万多元。
第二是能赚钱的拳头产品
叶春城说,张勇面店的小面好吃,但是附加值太低了,这就是为什么看着热闹却不赚钱的原因,不妨多开拓几个附加值高的产品,吸引回头客。
第三是巧选店址
面馆因其体量较小,选店址显得尤为重要,最好选当道但不要太贵的地方,否则绝大部分收入都贡献给房东了。
提个醒
正确面对天花板效应
曾经在重庆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从事市场策划的荣女士两年前辞职,随后创办了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她现在最大的感受是:不要轻易辞职,一亩三分地耕耘起来并不简单。
荣女士说,周围不少创业的朋友,70%的人第一次自己做的时候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是,打工的人大多会面临天花板困境,职位再高,也得领悟更高层领导的意思。自己做生意,似乎就没有天花板效应。其实不然,出来做有更多的天花板,诸如资金链、产品、管理等。也就是说,不管自己做,还是留在单位,都要学会面对天花板。
其次,离开原来的平台,失去的不仅仅是那个岗位带来的权利,还有眼光、人脉。重庆晚报记者 陈寒星 实习生 郭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