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昨天白天,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都达到了28℃以上,啤酒、饮料、冰淇淋成了降温、消暑的大卖点。在京津冀地区一直畅销的饮料——北冰洋,甚至供不应求,而这也给冒牌货提供了“抢生意”的空间。
北冰洋销售:玻璃瓶,现在全北京都断货了,以前一次进500、100、50箱的,现在能进20、30箱就不错了。打着我们旗号,做销售的现象很多,管不过来,为了生存、为了吃饭,什么事都做。
正牌饮品供不应求 冒牌商家趁势抢生意
不只是北冰洋,“加多宝”、“红牛”、“哈啤”等所有国内知名酒水饮料品牌,几乎全都遭遇了冒牌抢单。今年6月7号,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公安局,扣押假“脉动”维生素饮料800余件,假“六个核桃花生露”900件,涉案金额4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5月8日,广东民警在制假窝点,现场收缴一批假冒“加多宝”和“红牛”等饮料,主要销往陕西、河南、安徽、重庆、湖北等地的农村地区。
假酒假饮料:从城市到农村 从线下到线上
除了在城市间流通,长年在北京经营酒水饮料批发的李女士透露,农村的小超市、食杂店、街边餐馆也开始成为假冒伪劣酒水饮料的重点销售地区,而且已具规模。
李女士:一般流通证、检测报告必须齐全,没有的就可能是拿自己的罐去其他厂灌啤酒,酒精度都不够,这种现象很多。
销售区域扩大的同时,假冒伪劣酒水饮料销售方式,也由原来单一的人对人直接推销,变成网络销售和直销相结合,更有隐蔽性。58同城上,有些批发酒水饮料的商家,甚至打着手机维修或者传媒公司的名义,但是问起酒水来源,商家大都含糊其辞。
公示制度不执行 冒牌行为难禁止
为什么假酒假饮料屡禁不止?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监管部门没有对查获产品的名称、批号和生产者,认真履行公示义务,让很多不良商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邱宝昌:要把伪造、仿照、假冒伪劣的真实情况明确具体的公示。生产单位应该吊销生产许可证,以及一些经营许可证。如果是被冒用贴牌的,可以去调查,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又维护自身的名誉权、荣誉权,向行政部门去投诉举报,他们的力度更大。
对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昨天表示,工商部门将开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受处罚案件信息等向社会公示,惩戒失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