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检疫猪肉为何流入市场? --海口市拦海村私宰生猪问题调查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傅勇涛 马超
当地村民投诉几十次,监管部门查了许多年,这里的私宰生猪问题依然屡禁不止,以至于未检疫猪肉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这是发生在海口市拦海村的一桩怪事。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在拦海村调查发现,监管部门与屠宰户似乎皆有"苦衷",究竟是私宰户"涉险过关"?还是监管部门"雷声大、雨点小"?
私宰泛滥,安全堪忧
这是海口市的一个城中村。据当地村民反映,这里白天街面平静,每日凌晨两点后,"屠宰大战"开始登场:"整个村子都能听到猪的号叫,持续到四五点钟,吵得人睡不好觉。"
村干部告诉记者,这里的私宰生猪已有许多年历史,直接从事屠宰、运输、销售的人员400多人,其中拦海村村民100多人,涉及40多个私宰户、销售户。
记者走访发现,这里的私宰生猪多在村民自家院内进行,条件很差,污水横流,气味难闻,对村民的生活环境影响很大。
一些屠宰户承认,这个村日屠宰量一般七八十头猪,逢节假日每天上市量可增加到200头,这些未经检疫的私宰肉主要流入海甸岛地区农贸市场。此前,海口市有两家酒店因购买海甸岛农贸市场的无证猪肉被查处。
海口市动检站执法队队长张志表示,生猪屠宰涉及食品安全,关键在于严格检疫。"上市的猪肉必须有'两章'(生猪产品检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章)、'两证'(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而这个村的猪肉没有'两章''两证',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据海口市商务部门介绍,以前进行的突击检查,曾在海甸岛三西路农贸市场查获大量未经检验检疫的私宰肉,当地私宰生猪问题已成为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
单一执法,都说无奈
针对拦海村的生猪私宰乱象,住在附近的一位海南大学职工感到费解:"私宰是非法的,拦海村的私宰却长期存在,应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
对此,海口市美兰区商务局感到很无奈。该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仅去年他们就进行过28次打击私宰行动,但拦海村的生猪私宰就像"猫鼠游戏",一查就收,查完又来。
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但海口市美兰区商务局局长周仁跃坦言,生猪私宰问题复杂,仅靠商务部门监管很难奏效。
周仁跃认为,食品安全是件大事,需要商务、工商、动检、环保、城管、公安等部门联手打击,才能收到实效。多年来,海口市、区两级没有建立生猪私宰综合监管机制,导致打击声势大、效果难持续的状况。
周仁跃举例说:"检查运猪车辆,进入私宰户院内等,这些行动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仅商务部门协调不了,难度太大。"
为此,记者采访了当地的动检、工商、公安、商务等部门,这些部门负责人均表示:"如果没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长期存在的私宰村整治起来有难度。"
改善民生,清除私宰
政府部门多次整治,一些商户为何坚持私宰生猪?
"这个问题很复杂。"拦海社区居委会主任童海贤说,随着城市化发展,拦海村所在的海甸岛已经成为海口市的城区地带,土地被征收后,失地村民缺乏谋生手段。"原来有些村民在海口市食品公司从事宰杀生猪的工作,食品公司解散后,一些失业者开始以私宰生猪为业。"
屠宰户蔡珍坦言:"我们也和政府部门沟通过,希望能在附近建个定点屠宰场,大家合法经营,但这件事一直办不下来。"
"既然政府部门要求定点屠宰,为什么又不批准在我们村定点?"一些私宰户反映,他们曾经到一些合法的屠宰工厂工作,但是机器宰杀生猪肉色差、不好卖,没办法才来搞私宰。
屠宰户陈衍胜坦言,半夜在自家院子里杀猪,连儿子都埋怨自己,但全家人要吃饭呀,不干这个干什么呢?
目前,拦海村私宰生猪问题引起了美兰区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已从商务、公安、城管、工商部门和街道办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并着手为屠宰户设立屠宰疏导点。
拦海村村民陈衍胜说,屠宰疏导点已经完工了,省市两级商务部门承诺的建设资金已部分到位,配发的车辆也已到位,目前已有部分屠宰户转入屠宰疏导点进行生猪屠宰。
记者从美兰区商务局证实,屠宰户反映的情况属实。周仁跃说:"目前还有部分资金没有到位,我们正在抓紧催促,使资金尽早全部到位。"
针对上述做法,屠宰户代表蔡珍、陈衍胜表示满意:"如果有了合法身份,又保障了生活来源,我们为什么不支持呢?"多数村民期待当地政府将这件事办好:"切了多年的毒瘤,千万别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