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4月17日,新修订的奶粉限购令条款将被提交至香港立法会表决。
说到奶粉限购,可能很多有孩子的爸爸妈妈会皱起眉头。从今年3月1日起,香港实施奶粉限购,离开香港的16岁以上的人,每人每天最多只能携带两罐奶粉。这项规定实施一个半月以来,有人拍手叫好,认为击退了倒卖奶粉的“水货客”,也有人担心,认为导致了网络代购渠道的价格疯涨。
由于此限奶令采取的是先订立后审议的模式,因此今天下午将要进行的立法会审议决定了政府是否可以继续实施此限奶令。不过,根据现在社会上的反映来看,因为香港政府承诺会在半年后检讨此限奶令,所以大家普遍认为立法会获得高票通过的机会较大。香港立法会的议员们对此限奶令仍有诸多的保留。多名议员都分别提出了修订的方案,有的议员建议收窄条例中关于配方奶粉的定义,以免再次发生之前执法部门错抓携带奶米粉游客的事件,有的议员建议在现行条例中限制36个月或以下的婴儿用奶粉改为12个月以下。
其实,不少海外奶粉早已悄悄推出限购令。从4月开始,英国规模最大的几家连锁超市也已经宣布限购两罐婴儿奶粉。英国媒体普遍认为,这和中国近期出现的奶粉“抢购潮”有关系。
英国几大连锁超市在4月初开始对婴儿配方奶粉采取限购措施,在英国常见的莫里森超市、塞恩斯伯里、阿斯达和特易购等连锁超市,奶粉货架上都已经贴上了购奶需知,告知每位顾客每天只能购买两罐婴儿奶粉。
根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零售商协会成员多德表示,英国连锁超市每位顾客每天限购两罐奶粉的政策是根据奶粉制造商的要求实施的。他们表示这是为了避免有人大量抢购婴儿奶粉,从而用于非法盈利目的。根据英国的华文媒体调查发现,在英国奶粉限购的背景下,居住在英国的华人也只能是少量、多次的购买奶粉。
澳大利亚政府并没有颁布强硬的限购政策。但不少超市发起了“保护自家婴儿”的行动,24小时内超量或反复购买奶粉的人,将被店内监控系统拒绝通过。在《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看来,在华人聚居区和西方人聚居区,大超市和小超市,限购奶粉的执行力度却有所不同。
胡方:其实澳洲奶粉短缺和限购是分区域的,简单的说就是在华人集中的住宅区周边超市,限购抓的最严,库存也最为短缺。而在当地人集中的区域,奶粉几乎是敞开供应。比如我所居住的悉尼西部的华人社区,奶粉购买和运输已经成为了一条龙的产业。首先,我家边上的一家大型的超市在里边奶粉是限购4罐,库存也并不是很充裕。出了超市门边上就是一家专门邮寄包裹回中国的代办点,一群人会挤在门口把刚刚从超市里面买来的奶粉装箱过称,准备把这些奶粉邮寄给国内的亲朋好友。
相反在当地西方人聚集的社区,奶粉供应充足,而限购令也没有被忠实的执行下去。另外,在大超市和小超市方面限购的执行力度也不同。通常比较大型的超市库存较多,禁得起消费者大量购买,因此并没有严格的遵守限购令。再加上澳大利亚很多大型超市都已经设立了消费者自己刷条形码,自己付钱的自助缴费系统,没有收银员看着你,所以对于限购的管控就更加睁一眼闭一眼了。而一些中小型超市由于库存明显不足,因此对于奶粉限购还是在认真执行的。
新西兰是最早实行奶粉限购的国家。早在2012年初开始,多家当地超市就在婴儿奶粉专区贴出“每人每次限购两罐奶粉”的提示。2012年9月,这一限购令“升级”,官方声明表示,一切将奶制品带离新西兰本土的行为都被视为输出。
2012年9月,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和海关开始联合打击非法出口婴儿配方奶粉。除代理商出口之外,采取其他途径往中国出口婴儿配方奶粉都在严打范围内。违法的公司和个人可被处以最高30万新元和5万新元的罚金。禁止个人邮寄奶粉到海外以后,华人到超市抢购的现象大为减少,但超市仍然实行限购,现在规定每名顾客一天最多购买2罐或者3罐婴儿配方奶粉。目前,新西兰婴儿奶粉直邮中国的业务必须通过当地政府认可的乳制品出口商和物流公司来进行。
今年以来有不少中国的乳制品企业走出国门,希望到新西兰投资或者收购牧场。
2012年11月,上海鹏欣集团以10亿元人民币在新西兰购买了16个农场,成立了乳业公司,将在新西兰合作生产加工牛奶和奶粉。最近,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中国访问的时候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投资,但不希望购买土地和农场。因为鹏欣集团在购买农场的时候,尽管一早就得到了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的批准,但是却引起当地部分民众的强烈反对。
鹏欣集团花了18个月去运作这个项目,整个收购过程非常艰难,新西兰政府对此也感到很头疼。但是我们要看到两国的乳品行业合作进展还是很快的。目前伊利、雅士利都获得了批准在新西兰建立奶粉加工场,光明则收购了当地的乳制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