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消费者手拿从市场上买回的无盐味精,无法辨别究竟含不含盐。
@华西都市报:
明明买的是无盐味精,咋炒出来的菜越来越咸?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后发现,调味品市场上味精加盐的现象非常普遍,已经成了业内"潜规则".此外,所谓的特鲜味精,实质也是掺盐味精。对于这种现象,不良商家直言不讳地说:"加盐后,利润更高。"
"家里的味精怎么吃出了咸味,会不会是里面加了盐?"近日,华西传媒集群WMG启动"华西3·15,维权进万家"大型报道活动以后,热线、微博、网站、微信等各个爆料渠道反馈火爆。不少市民通过热线96111向本报反映,称味精出现加盐或加糖、包装不合规范等问题。对此,华西都市报记者对成都调味品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味精掺盐加糖,"换皮"上市等情况,确实存在。
【记者调查】味精掺盐很普遍降低成本利润高
2月26日,市民吴先生向华西呼叫中心96111反映,最近他做的菜很咸,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味精上:"我买的是无盐味精,可是尝一下很咸,这是咋回事?"吴先生怀疑,味精里掺了盐。
对此,华西都市报记者近日走访了成都市内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城北某大型调味品批发市场的一家商铺内,老板娘陈女士拆开 一袋净含量2500克的无盐味精向记者推荐:"只要23元一袋,批发的话210元10袋!"陈女士坦言,之所以那么便宜,是因为里面加了盐。
记者发现味精当中,混杂着一些白色圆形颗粒。用嘴尝一下,确实有咸味。陈女士说,这就是盐。她保证,添加的是食用盐,绝对对人体无害。"为什么无盐味精里要混杂盐?"老板直言不讳地说:"降低成本,利润高啊!"许多商家向记者坦言,味精里加盐已成为一种"潜规则".特鲜味精引关注实质味精掺点盐
在另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一种"特鲜味精"引起了记者注意。这种味精一件(10袋)售价是210元,包装正面有醒目的"味鲜度99%"标识。对于什么是味鲜度,老板无法解释清楚,但他表示:"味鲜度高说明口感更好,炒出来的菜吃着更鲜。"记者随后致电该品牌味精的生产商,对方表示,特鲜味精里的主要成分除了谷氨酸钠,还加了定量的盐,所谓的特鲜味精实则加盐味精。
对于上述味精是否存在加盐过多、谷氨酸钠不达标等问题,成都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味精的鉴定要求较高,耗时较长,需要到相关质检单位鉴定,但费用昂贵。味精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需要鉴定生产厂商的相关产品授权书,不过一旦查实,他们将严厉查处。
【专家揭秘】劣质味精加盐卖换个马甲翻三倍
对于记者调查到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据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味精包括无盐味精、加盐味精和增鲜味精。无盐味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必须等于或大于99%.但不良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加入过量的盐或糖,欺骗消费者。
他算了一笔账,按照一袋400克的味精来说,正规的进价是每克0.025元,但劣质味精是每克0.008元,一克的价格就翻三倍。
他表示,散装味精混入盐、糖或者淀粉卖,买主往往是餐馆或食堂。由于混合的成分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伤害,不良商贩钻了空子。
业内人士称,部分味精会在包装上标榜"味鲜度99%",这种说法属子虚乌有,有诱导消费者之嫌。"味鲜度靠人的味觉来感知,虽然有相关标准来评判,但不是用百分比表示".
【看清包装】如何辨别真味精?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从2011年12月1日起所有出厂的食品标签中QS标志不得带有"质量安全"字样,而带有"生产许可"的QS标志将成为唯一的合法标识。
但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问题味精不仅在做工上偷工减料,就连包装也弄虚作假。记者购买的多款味精,包装袋的QS标识标注下,都是"质量安全".随后,记者致电味精生产商,对方却坚称,这些产品采用的是旧包装。
究竟怎样才能辨别出真味精?业内人士介绍,从视觉上看,纯度味精呈透明、规则的长发型晶状体,无杂质、无结块。发乌的或是其他形状的都是其他物质;从味觉上,味精有涩的味道,若尝后有苦咸味而无鱼腥味,说明这种味精掺入了食盐。相关新闻
农家院里造假劣质味精黑作坊被端
成都市公安局于日前在双流县某个农家小院里查处了一个特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味精的窝点,现场查获了大量假冒伪劣的味精成品。民警介绍,这些人主要将这类"山寨味精",销往成都五块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商贸大道多个调味品集中的批发销售点。从去年3月至12月,卖出28万袋,涉案180多万元。而经质监部门检验,谷氨酸钠等几项主要指标均不达标。目前,造假者宁某等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依法逮捕。 (记者李天宇 摄影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