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产业受困六大矛盾 中国番茄大幅减产 拉高全球番茄酱价格
世界番茄加工协会预计,受我国番茄减产影响,今年全球番茄深加工产品产量将减少11%左右,这意味着番茄酱的价格将走高。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番茄深加工食品消费大市场在我国,产业要发展须科学解决产能与产量、产量与销售等六大矛盾。
种植面积减少
致番茄深加工产品产量锐减
我国在世界番茄酱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番茄制品出口国。2011年我国番茄加工量达到679万吨,出口量约占世界番茄贸易量的40%,其中近70%出口量来自新疆。目前,新疆有116家番茄制品出口企业,番茄酱年产能突破160万吨,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几年,新疆番茄酱年出口额均在5亿美元以上。番茄制品已成为新疆出口创汇第一大产品。
受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新疆番茄酱产量创下2003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新疆特色农产品产业协会理事长赵红山透露,新疆番茄种植面积已由去年的70万亩下降到今年的40万亩。作为全疆最大的番茄种植加工基地,昌吉市番茄种植面积比去年缩减了三成多。
种植面积的减少也带来了深加工产品产量的锐减。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番茄酱生产期内,共生产番茄酱43.52万吨,同比下降51.36%,而这个数据也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相关业内人士介绍,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番茄价格不增反降,农户种植比较效益下降,种植户减少。但是就番茄制品价格而言,今年番茄酱价格已经达到每吨850美元,较去年每吨上涨了100美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国际市场上番茄酱连续3年供大于求,使得严重依赖出口的新疆番茄制品无法掌握市场定价权,原料收购价格低迷,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热情,新疆番茄种植面积一减再减。受2009年番茄酱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许多番茄制品企业都想方设法减少库存,实行限产。
"造成番茄产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行业限产与干旱的叠加影响。"东方艾格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分析,这几年来,由于供大于求,番茄价格低迷,特别是去年生产企业亏损比较严重,所以今年中粮屯河、中基番茄等龙头企业开始主动限产,转种粮食和棉花等其他作物。
番茄制品消费
新兴市场在中国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番茄加工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咨询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未来番茄加工国际市场波动还将继续,但行业总体前景日益明朗,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市场。
美国和欧洲人均年消费番茄酱在20-30公斤,而我国人均年消费番茄及制品量仅为0.6公斤。
随着人们对番茄保健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国居民对番茄制品的消费也会越来越高。在今年6月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第十届世界加工番茄大会上,参会的不少世界番茄加工商普遍看好中国这个新兴市场。
尚普咨询食品行业分析师指出,近年来,中东、非洲和亚洲等新兴市场的番茄消费日益增加。我国番茄加工企业在积极满足这些国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在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主动建立内外均衡的市场结构,增强内生动力。未来的销售格局将由单一出口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并重的格局转变,番茄制品行业的产品品种也将由单一番茄酱制品向番茄红素保健食品等多品种发展。预计到2017年,国内番茄制品消费量或将接近44万吨,番茄加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发展
须解决六大问题
近年来,发展过度和严重积压进一步暴露了我国番茄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有专家分析,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产能与产量的矛盾。全国现有新鲜番茄日处理能力22万吨,超过其他国家实际能力总和。产能严重过剩使设备利用率极低,按照现有产能和市场需求,未来10年已经不需要任何扩大产能的投资。二是产量与销售的矛盾。近年来,国内番茄产量已远大于销量。三是市场结构的矛盾。我国产品主要销往非洲、中东和俄罗斯等低端市场。促进产业升级、从低端走向高端市场是今后发展的关键。四是出口市场与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模式矛盾。相对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带来食品安全隐患,此外还有品种改良缓慢以及农企矛盾突出等问题。五是价格下滑与成本上升的矛盾。原料、包装物料及运输成本呈上升趋势,加上人民币汇率等不确定因素,生产成本与国外相比差距逐渐缩小。六是质量隐患与假冒伪劣。番茄酱质量五花八门,有的企业使用劣质原料加工生产,分装酱标准执行不一。因此,全国番茄产业同行既要面对现实,共同解决好数量大、价格乱的现实问题,更要立足长远,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真正提高产业水平,才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业内专家还提醒,在未来产业发展中,要警惕低价竞销带来的后患。例如,2009年,国内番茄产品积压造成一部分企业恐慌,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出口酱价格大幅跳水,甚至跌破成本价。低价行为不仅无助于缓解部分企业资金压力,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混乱状况。2009年,在全球过剩情况下,欧美国家番茄酱价格保持稳定:意大利3月份酱价在1000美元以上,降幅在3%以内,美国酱价维持950美元的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