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曹晟源 发自成都
近日,新疆北部部分地区遭受了40年来最为严重的旱情,而新疆的番茄产量也大幅减少。新疆特色农产品产业协会理事长赵红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疆番茄的种植面积,已经由去年的70万亩下降到今年的40万亩。”
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番茄酱的生产期内,共生产番茄酱43.52万吨,同比减少41.20万吨,同比下降51.36%,而这个数据也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与此同时,占全疆番茄酱总产量八成左右的中粮屯河、中基番茄等5家公司的业绩受到影响。
种植面积骤减30万亩
作为世界三大番茄种植和加工中心之一的新疆,今年因遭受严重旱情面临番茄产量大幅下降的窘境,产量更创下2003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今年春夏之交,新疆北部部分地区遭遇了近40年来最为严重的旱情,番茄种植面积大幅缩减。其中,北疆主要产区石河子市和奎屯市的番茄种植面积较往年缩减约40%~50%左右,南疆重要产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也缩减30%左右。
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称,占全疆番茄酱总产量80%的中粮屯河、中基番茄、昊汉集团、天业股份、冠农股份公司五大龙头企业,今年共生产23.74万吨番茄酱,同比减少32.26万吨,仅占总产量的54.58%。
2011年,中国番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8%,而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出口基地,番茄产量和加工总量仅次于美国、意大利。
据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番茄酱的生产期内,新疆共生产番茄酱43.52万吨,同比减少41.20万吨,同比下降51.36%,创下2003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全球番茄酱的生产一直是三足鼎立的态势,欧、中、美三分天下,但今年的情况稍有变化。”海通证券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丁频指出,由于此前经历了去库存,行业巨头纷纷开始实施“限产保价”的措施,再加上生产环境的变化,使得产量骤减。番茄酱三足鼎立的格局或将由此变为两雄争霸。
行业限产偏逢大旱
新疆特色农产品产业协会业务员秦刚分析道,造成今年番茄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出口不利和当地番茄人工采摘成本的上升。
2007年至2008年依靠番茄出口的不少企业尝到了甜头,而为了在番茄产业上分得一杯羹,一时间中国番茄企业蜂拥而上。数据显示,中国番茄企业2008年仅有68家,2009年100家,2010年112家,2011年达到116家。2009年以来,中国的番茄产量分别为866万吨、621万吨、679万吨。而丰产的结果却是价格走低,国际番茄价格从1200美元/吨的高位一度骤降至600美元~700美元/吨,2012年上半年市场价格也在700美元~800美元/吨徘徊。目前受到欧洲经济形势的影响,销量也大受影响。
价格的骤降让行业开始重新着眼产量和价格的倒挂关系,“限产保价”成为了众多番茄企业应对的主要措施,中粮屯河、冠农股份纷纷开始在年初调整产量,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限产却碰上了新疆大旱。
上市公司业绩不佳
跟目前番茄产量骤减相呼应的是,以此为主营业务的相关上市公司的惨淡业绩。
近日,*ST中基 (000972,SZ)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预报称,公司净利润亏损超1.3亿元。公司方面指出,“因原材料、包装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大包装番茄酱成本较高,加之2012年前三季度国际市场大包装番茄酱价格增长缓慢;另外,由于2012年部分工厂停工加大当期费用,导致公司201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负值。”
同时,中粮屯河(600737,SH)2012年半年营业利润亏损1.55亿元,亏损达到去年同期的3倍多。
“番茄酱这一块业务在我们年初预测盈利的可能性就不大,现在就是产量越小,亏损越小。”冠农股份方面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年初就已经采用了限产的政策,目前公司的产量大概占到年初计划的45%,目前对公司的业绩影响不是太大。”
(实习生卢文锦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