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近年来粽子抽查合格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

2012-06-21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520 0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吃上几个粽子几乎成了消费者的“必选题”。买粽子之前,消费者在心中不免思量一番,谁家产的粽子质量更好。通过比较分析粽子产品质量抽检结果,记者发现,近年来粽子产品抽查合格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粽子产品质量一路上扬,令人放心。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粽子质量好坏与生产、流通和餐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密切相关。从田间到餐桌,粽子保“质”须过多重关卡,从源头生产到终端消费,粽子需要实现各环节无缝监管。

  纵览生产领域粽子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粽子整体质量水平越来越好,2006年、2007年、2008年的抽查合格率分别为85.5%、90.9%和97.4%,逐年提高。其中,一些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企业产品质量基本上集体达标,产品质量较为稳定。

  另外,在产品生产领域,除国家组织开展的监督抽查外,我国一些地方也对粽子产品质量展开专项抽查。近期,各地相继公布抽检结果,引导消费者消费。

  河南省质监局对省内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的粽子产品进行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检了27家企业90批次产品。经检验,产品实物质量标准符合率为100%,较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广州市质监局对全市生产领域粽子产品进行年度专项监督抽查,共计抽查13家企业的15批次产品,合格率为100%;成都市质监局共抽查粽子19批次,实物质量合格19批次。

  粽子源头质量水平提升,既体现在抽查合格率的提高上,也表现在粽子实物质量存在的问题(如铜超标、返青粽叶、粽子中添加工业硼砂等)逐渐减少上。例如,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粽子产品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显示,产品抽样不合格方面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产品中检出硼砂、棕叶中铜含量过高等问题,这对消费者健康有直接危害。而近两年,我国一些地方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粽子产品实物质量达标率几乎均为100%,粽叶铜超标、棕体含硼砂等问题鲜有发生。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不同的环节,粽子抽检共涉及生产、流通和餐饮3个环节。除了生产环节的监管逐渐增强外,相关部门对于流通和餐饮环节粽子质量的抽检也是不敢懈怠。小小粽子,不仅要在生产领域“生”得让消费者放心,也需要后期流通及餐饮环节透明,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流通和餐饮环节的粽子抽检合格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建指出,流通环节中的运输贮藏,对于保持粽子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上一些粽子抽检不合格,部分原因在于产品流通过程出现问题,比如不按标准规范要求,采用普通运输车代替封闭冷藏车进行运输,粽子可能因外界温度过高导致变质,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据了解,根据不同的保鲜方式,粽子可分为新鲜类粽子、速冻类粽子和真空包装类粽子。关于粽子的贮藏运输,行业标准《粽子》(SB/T10377-2004)有专门规定:运输要用专用车,车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卫生,并做好防晒、防淋工作,不得与其他物品或有毒有害物品混运;速冻粽子应使用冷藏食品车运输,冷藏厢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15℃以下,但交货后应尽快降至-18℃以下。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夏天大热天,一些商家竟把速冻类粽子放在常温货架上售卖,有些路边摆摊的商贩竟然将自包的粽子放在盆子中,用凉水泡着。记者在北京朝阳区芍药居附近的餐饮市场发现,很多店铺临时做起了粽子生意,有一些商家是从正规粽子生产厂家进货,也有一些商家卖的是自制粽子,单从外观看,一些散装粽子连标签都没有,是名副其实的“三无产品”。相比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粽子抽检,餐饮环节的产品抽检难度更大。以粽子为例,临近端午节,很多餐饮店都开始自制粽子,摆在店面售卖。这类粽子多数都是手工制作,操作相对不专业规范,从原料选择到包装贮藏等过程,都易埋下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同时,此类经营行为分散隐蔽,监管部门抽查管理存在很大难度。

  张永建表示,从抽检角度讲,粽子产品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安全性也越来越有保证。但是粽子的品质和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粽子作为时令性商品,要注意其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最好即买即食。外购粽子拿回家应尽快冷藏并注意生熟分开,冰箱里存放的粽子应尽快吃完,不能把冰箱当做食品保险箱。食用粽子前,一定要彻底加热,煮熟煮透,严防“病从口入”。 《中国质量报》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