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中国大豆协会:我国大豆蛋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2-01-19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1001 0

  记者 郭少雅

  在近期举行的首届大豆蛋白加工企业峰会上,中国大豆协会提交的报告显示,我国出口的大豆蛋白已经占世界食品大豆蛋白50%的市场份额,发展势头强劲。

  “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有2500余种食品需要添加大豆蛋白,日本每年消耗大豆蛋白达60余万吨。”大豆协会的专职副会长刘登高表示,“即便大豆贸易与加工的世界级巨头美国嘉吉公司,也要进口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纽崔莱’,也是使用中国的大豆蛋白为原料制作的。”

  非转基因大豆优势明显

  众多国际顶级生产商对于大豆蛋白原料大豆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须以非转基因大豆为原料。与转基因大豆相比,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虽然油脂含量低,但蛋白质含量高,非常适合豆制品及豆类加工。

  在全国大豆蛋白出口欧洲量最大的企业山东谷神集团,随机查阅来自泰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购买合同,所有合同中都会有两个共同条款:第一要求标明大豆原料的原产地;第二要求只能使用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谷神集团的总经理李登龙介绍说:“日本、美国的进口商不但合同要求严格,而且派专人考察原料产地的环境和种植技术,还要对大豆原料亲自做检测,有的还派代表在加工车间监督,防止有转基因大豆原料混入。”

  “最近,进口加拿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到岸价为5200元/吨,而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的到岸价只有3950元/吨。中国出口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格为715美元/吨(约合4692元/吨)。这说明在食品领域,国产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竞争优势明显,大有用武之地。”刘登高说。

  国内大豆蛋白加工产业发展迅速

  在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里,我国大豆蛋白食品在欧美市场上正以10%的速度增长,我国用于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也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递增,2010年总量超过1000万吨,占总产量65%。产品种类增加到万余种。

  需求强劲的同时,利润的丰厚也成为滋养大豆蛋白加工产业迅速发展的土壤。与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约5%的利润率相比,大豆蛋白产品27%左右的利润率可以称之为“暴利”。有业内人士称,“大豆食品加工的巨额利润吸引着更多的企业开始争相上马大豆蛋白粉项目。”

  2011年初,中粮粮油巢湖公司年产30万吨油料蛋白加工项目开始全面建设。该项目投产后,可年产30万吨油料蛋白,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4000万元。河北省汇福粮油集团适应非转基因大豆食品市场的需要,制订了3年内把加工能力从2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的计划;中纺集团也正在准备开设大豆蛋白加工项目。

  2007年,全国大豆加工销售额上亿元的只有7家,2008年有13家,2009年达到24家,加工国产大豆比2008年增长64%,销售额相应增加40%。如今,在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大豆蛋白产业加工基地”山东德州,拥有大豆加工企业达到60余家,大豆年加工能力220万吨。

  产业兴旺背后更需理性发展

  在一片兴旺的背后,中国大豆蛋白加工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面对日益扩大的需求,中国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产量近些年却未有明显提高,一直徘徊不前。

  据安徽农科院介绍,安徽省大豆平均亩产只有86公斤,不及周边河南、河北、江苏省大豆亩产的一半。东北大豆主产区,农户的大豆亩产比农垦农场亩产低50公斤左右。不改变我国广种薄收,浪费土地资源的状况,蓬勃发展的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业终将会出现原料恐慌。

  因此建立好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保护区和东北、黄淮海、西北中国野生大豆保护区,继续给豆农补贴,保证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的纯净和大豆产量的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国内加工企业存在着单打独斗、恶性竞争的情况,企业之间互不交流,在国际市场互相杀价,甚至招致了欧洲对中国大豆蛋白的反倾销调查,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已经有地区和企业在试图改变这种乱象。2011年年初,黑龙江大豆主产区组建了大豆专业合作社,这种形式使得每亩降低生产成本30元以上,而产量提高30公斤以上。山东省大豆蛋白加工企业在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中也表现不错,企业之间携手作战,据理以争,维护自身和中国大豆产业的利益和尊严。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