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枣本为天界仙果,王母派金童玉女持两颗仙枣到人间犒赏治水有功的禹王。金童玉女经不住诱惑,半路上偷吃了仙枣。西王母盛怒之下便把他们变成两颗枣核打下凡间。金童变成了长枣,玉女变成了团枣。从此世上便有了枣。可这时的枣虽香甜可口,却只能由青变白,色气不好。一次王母娘娘想到人间看看,巡至黄河贮存器边便闻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枣香,循味来到一片枣林。王母娘娘看到枝头明亮的枣,禁不住顺手去摘,不慎被枣刺刺破了手指,殷戏的血滴到枣儿上。从此,白枣便变成了红枣。因王母娘娘的血为仙精所在,所以红枣便有了治病、保健和驻颜长寿的功能。
在黄河流域心意还有一个“枣、花生、桂圆、栗子奉公婆”的习俗。新媳妇见公波是婚礼仪式重要的一环。初见公婆的见面礼很丰富其中主要的就是红枣、花生、桂圆、栗子。“枣”以谐“早”,“花生”借“生”,“桂圆”的“桂”谐“贵”,“栗子”借“子”,合起来就是“早生贵子”,体现的是做为这家里的一员,就为本宗传宗接代的意思。向公婆献这些礼物,是一种对夫家的承诺。
枣在我的家乡是吉祥物,小时候过年,即便家里再穷也要想方设法弄来一些红枣,在除夕的前两三天,家家户户就开始蒸过年的馒头,到那个时候,才把那些枣用温水泡开,细细地洗过,蒸过几锅红薯包、豇豆包或是菜包之后,才开始做供奉先祖和神灵的馒头,那馒头里包的是红枣,在家乡老人眼里红薯包和菜包是上不得供桌的,只有包了枣的馒头才可以供奉神灵,枣包做好后,还要做几个枣花(就是用面做成像花朵一样的形状,在那面做的花朵上粘上几个圆润的红枣),在上供的时候,把枣花放到枣包上,一起端到供桌上供。白白的花瓣上粘几个红艳艳的枣,对于还是孩子的我来说,不仅美丽,还充满了神奇。
后来,从史料上得知,枣在一定程度上为黄河流域华夏族团和东夷族团原始先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那时候,红枣作为图腾,就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了,直到西周时代,枣的采摘与稻黍一样处于同等的地位。